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石榜的意思、石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石榜的解釋

(1).亦作“ 石牓 ”。石制的匾額。《神異經·中荒經》:“東北有鬼星石室,三百戶共一門,石牓題曰‘鬼門’。”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陰溝水》:“碑南二百許步有兩石柱,高丈餘,半下為束竹交文,作制極工。石榜雲:‘ 晉 故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 揚州 江州 諸軍事安東大将軍 譙定王 河内 溫司馬公 墓之神道’。” 唐 皎然 《答李侍禦問》詩:“自笑不歸看石牓,誰高無事弄苔泉。”

(2).即石撞。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四·蝦蟆》﹝集解﹞引 陳藏器 曰:“又有鼃蛤、螻蛄、長肱、石榜、蠼子之類,或在水田中,或在溝渠側,未見别功。”參見“ 石撞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石榜”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多層含義和用法:

1.基本釋義

2.詳細解釋與比喻義

根據高權威來源,石榜在古代不僅是實物,更被賦予象征意義:

3.來源與例證

4.使用場景

“石榜”從具體的石制匾額,演變為象征權威和穩固規則的詞彙,兼具曆史實物意義與文化隱喻功能。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碑刻制度,中提到的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石榜的意思

《石榜》是一個漢字詞語,用來描述刻在石頭上的碑文或題詞。這是一個古老的詞彙,通常用于指代古代石碑上的文字。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漢字的部首和筆畫來拆分《石榜》這個詞:
部首:石(shi)
筆畫:橫豎撇捺撇豎撇橫(16畫) 和 木(mu)
筆畫:豎撇捺撇捺橫(5畫),共21畫。

來源和繁體

《石榜》這個詞的來源是古代漢字演變而來。當中國人最早開始書寫文字時,他們将圖案刻在獸骨或甲骨上來紀錄信息。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開始用石頭刻字,以便儲存更多的信息。這種方法變成了一種習慣,人們繼續用石頭刻字,不僅是為了保存信息,還為了紀念一些重要的事件或人物。

在繁體字中,《石榜》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石榜》為例,漢字的形狀有一些微小的變化,但整體結構基本保持不變。古代的漢字寫法在書法上也有一些獨特之處,受到了古代文化和審美觀念的影響。

例句

以下是幾個使用《石榜》的例句:
1. 我今天去參觀了一座古老的廟宇,上面刻着精美的石榜。
2. 這塊石榜是為了紀念那位偉大的詩人而刻的。
3. 石榜上的文字已經年代久遠,但依然清晰可辨。

組詞

《石榜》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成新的詞語,比如:
1. 石碑 (shí bēi):用石頭制作的碑,通常上面刻有文字。
2. 石刻 (shí kè):利用刀具在石頭上刻字、刻畫的技藝。

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石榜》近義的詞語有:
1. 石碑 (shí bēi)
2. 石牌 (shí pái)
3. 刻石 (kè shí)
與《石榜》反義的詞語有:
1. 木闆 (mù bǎn)
2. 紙張 (zhǐ zhāng)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