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辱的意思、叨辱的詳細解釋
叨辱的解釋
謙詞。猶言忝任。 清 納蘭性德 《渌水亭雜識》卷四:“典墳未博,謬膺良史之官;詞翰不工,叨辱侍臣之列。”
詞語分解
- 叨的解釋 叨 ā 承受:叨光。叨攏(謝人款待的話)。叨陪。 古同“饕”,貪。 叨 ā 〔叨叨〕話多(後一個“叨”讀輕聲)。 筆畫數:; 部首:口; 筆順編號:
- 辱的解釋 辱 ǔ 羞恥:羞辱。恥辱。 使受到羞恥:辱罵。侮辱。折辱。 謙辭,表示承蒙:辱承。辱賜。 玷污,辜負:辱沒(?)。辱命。玷辱。 寵榮 筆畫數:; 部首:辰;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叨辱,漢語複合詞,由“叨”與“辱”二字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與用法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源解析
- “叨”字本義為承受、蒙受,常見于謙辭中,如“叨光”“叨教”(《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23版)。在古漢語中亦可通“饕”,表貪婪之義,但此義項在現代用法中已弱化。
- “辱”字作動詞時指使受屈,作謙辭時表對方行動使己方蒙受榮耀,如《左傳·僖公四年》載“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
二、複合詞釋義
“叨辱”為動賓結構,包含雙重謙遜色彩:
- 承受屈辱:用于自謙語境,如“叨辱厚愛”指自感不配承受對方的關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華書局,2020版)。
- 施動緻歉:在使動用法中表“使對方蒙羞”,如書信結尾“叨擾清聽,實屬叨辱”,暗示自己的行為可能給對方帶來不便。
三、典型用例
古代文牍中可見“叨辱台命,敢不竭誠”句式(《曆代書儀集注》),此處“叨辱”兼具“承受命令”與“自謙冒犯”的複合語義。現代多用于書面道歉場景,如“叨辱雅望,深表愧怍”。
網絡擴展解釋
“叨辱”是一個漢語謙辭,主要用于表達自謙地承擔某種職責或榮譽。以下是詳細解釋:
-
詞義解析
- 拼音:dāo rǔ
- 結構:“叨”意為承受、忝列,常作謙辭(如“叨光”“叨教”);“辱”在此處指對方給予的職位或榮譽,含自謙之意。
- 整體含義:謙遜地表示自己勉強擔任某個職位或接受某種榮譽,暗含能力不足的委婉态度。
-
用法示例
清代納蘭性德在《渌水亭雜識》中寫道:“典墳未博,謬膺良史之官;詞翰不工,叨辱侍臣之列。”
此句通過“叨辱”強調自己才學有限卻擔任侍臣之職,體現傳統文人的自謙表達。
-
近義詞與語境
- 近義詞:忝列、忝任
- 適用場景:古代書信、奏章或正式場合中,表達對職位或榮譽的謙遜态度,現代使用較少。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的曆史用法或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渌水亭雜識》原文或權威詞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阿那波那鹌鹑餶飿兒坳垤陂溝貝函表音法冰蠶鄙事嬖禦士才行長幼楚璧賜假錯合地平兒童團逢世鳳绡浮陽敢莫高山滑雪工時公養聒擾酣蕩韓令合編橫廣昏闇見責甲絲結夥羁苦禁牌計直镌劖句倨空頭事寬泰朗耀力行隴關隆窊賣乖弄俏門廳女伎派遣錢質樵牧氣呼呼詩道屍祝說教退氣鼍鼓外敷碗裡拿蒸餅硙磨溫念歊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