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肥沃。《韓詩外傳》卷三:“故豐膏不獨樂,磽确不獨苦。雖遭兇年飢歲, 禹 湯 之水旱,而民無凍餓之色。”
“豐膏”是一個漢語詞語,讀作fēng gāo,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指土地肥沃
出自《韓詩外傳》卷三:“故豐膏不獨樂,磽确不獨苦”,意為肥沃的土地不會獨自享受富饒,貧瘠的土地也不會獨自承受困苦。這一用法強調自然資源的豐饒,常用于描述農業或地理環境。
引申為食物豐盛、肥美
現代用法中,可形容宴席、菜肴等物質資源的豐富,例如“這頓飯真豐膏美味”。這一含義更偏向比喻性,強調“豐盛”的特質。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典文獻中的例證,可參考《韓詩外傳》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意思】
《豐膏》是一個古漢語詞組,意思是魚肥油多。這個詞用來形容魚類身上富含油脂,營養豐富的狀态。在現代漢語中,也用來比喻其他事物富有營養或産出豐厚。
【部首和筆畫】
部首:一點水(丶)
筆畫:四畫
部首:脂肪(肉)
筆畫:10畫
【來源】 《豐膏》最早見于《文獻》中的《公羊傳》。在古代文獻中,類似的形容詞組還有《豐魚》等。
【繁體】 《豐膏》在繁體字中寫作「豐膏」。
【古時漢字寫法】 在古代,「豐膏」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例如,西漢時期的秦簡《禮記疏》中将「膏」寫作「羔」。
【例句】 1. 桌上的菜肴色香味俱佳,看起來就像是個豐膏美馔。 2. 這座城市的經濟發展迅速,給人感覺就像是個豐膏之地。
【組詞】 豐美、豐盛、豐厚、膏潤、膏腴、膏膏
【近義詞】 豐富、肥沃
【反義詞】 貧瘠、幹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