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宮刑。《書·呂刑》:“宮辟疑赦,其罰六百鍰。” 孔 傳:“宮,淫刑也。男子割勢,婦人幽閉。次死之刑。” 漢 班固 《白6*虎通·五刑》:“大辟之屬二百,宮辟之屬三百。”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宮辟漢語 快速查詢。
“宮辟”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但主要指向以下兩種解釋:
宮刑(主流解釋)
指古代五刑之一,屬于僅次于死刑的刑罰。根據《尚書·呂刑》和《白虎通·五刑》記載:
官職或居所(少數解釋)
有說法認為“宮辟”可比喻官員的居所或官職,但此釋義在權威文獻中較少出現,可能為引申義或誤傳。
“宮辟”在多數曆史文獻中特指宮刑,是古代嚴酷的肉刑之一。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尚書》《白虎通》等典籍,或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宮辟(gōng bì)是一個漢字詞語,它可以作為名詞使用。它的意思是宮庭官員的調離或罷免。宮辟也可以指宮廷中撤職或免職的人。
宮辟的拆分部首是宀和辛。宀(寶蓋)表示宮、家的意思;辛(辛勤)表示刀割。
宮辟的總筆畫數為15畫。宮(9畫)+ 辟(6畫)= 15畫。
宮辟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王朝時期。在當時,皇帝和宮廷官員可以任意調動或罷免他們認為不稱職的官員。這種調離或免職的行為被稱為宮辟。
宮辟的繁體字為「宮闢」。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宮辟被寫作「宮闢」。其中,「宮」的書寫形态與現代相似,而「闢」的古字形為「辟」。
1. 因為丑聞曝光,宮辟了官員的職務。
2. 皇帝下令宮辟大臣,以示警戒。
1. 宮庭
2. 宮廷
3. 辟謠
4. 辟邪
1. 罷免
2. 調離
就宮辟本身而言,它沒有明确的反義詞。然而,在行政領域中,宮辟的反義詞可能是晉升或調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