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浮梗的意思、浮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浮梗的解釋

漂流的桃梗。《戰國策·齊策三》:“有土偶人與桃梗相與語……﹝土偶﹞曰:‘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為人,降雨下, 淄 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後以“浮梗”喻飄流無定。 閩 徐夤 《别》詩:“酒盡歌終問後期,泛萍浮梗不勝悲。” 明 高啟 《臨頓裡》詩之二:“人生真浮梗,吾生豈繫匏。”《水浒傳》第十一回:“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 清 黃景仁 《送溫舍人汝適歸廣州》詩:“憶别君應念故人,移家我已同浮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浮梗”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多個角度解析:

一、詞源與典故

該詞最早出自《戰國策·齊策三》的寓言故事。故事中,土偶人(泥人)與桃梗(桃木刻的人偶)對話,土偶人諷刺桃梗遇水會被沖走,以此比喻漂泊無定的命運。後以“浮梗”代指漂泊無依的狀态,如《水浒傳》第十一回“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即用此意。

二、字面與引申義

三、網絡語境中的演變

部分網絡社區将其引申為空洞、缺乏實質内容的流行梗(如所述),但這一用法尚未被權威詞典收錄,屬于非主流語義。

四、文學引用示例

  1. 唐代徐夤《别》詩:“酒盡歌終問後期,泛萍浮梗不勝悲。”
  2. 《水浒傳》:“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 (以上引用均體現傳統文學中的漂泊意象)

提示:若需了解網絡語境中的特殊用法,建議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傳統釋義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浮梗的意思及相關信息

浮梗的意思

浮梗是一個漢字詞組,意思是指言辭空洞、無實質内容的話或文字。

拆分部首和筆畫

浮梗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氵”是水部,表示與水有關;而“木”是木部,表示與木材或植物有關。總共需要四個筆畫來書寫這個詞。

來源

“浮梗”一詞最早出現于明朝李時中的《南遊記》一書中,形容江南地區的文風空洞、無實質性的做派。

繁體字

繁體字中,“浮梗”仍然保持相同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和現代稍有不同,但“浮梗”的寫法并未發生變化,仍然采用“水”和“木”兩個部首組合的形式。

例句

1. 他的演講一直都是浮梗,沒有實質内容。
2. 那篇文章太浮梗了,看了一點也沒覺得有價值。

組詞

與“浮梗”相關的詞彙包括:浮光掠影、梗概、梗阻。

近義詞

與“浮梗”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浮華、虛浮、空泛。

反義詞

與“浮梗”意思相對的詞語有:紮實、實質、實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