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制重量單位。一公擔等于一百公斤。
“公擔”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判斷:
基本定義
公擔是公制重量單位,符號為q,通常1公擔等于100公斤(見)。換算公式為:
$$
1 text{公擔} = 100 text{公斤} = 0.1 text{噸}
$$
特殊行業用法
在棉花貿易中,1公擔可能被定義為50公斤(),這種差異源于不同國家或行業的曆史習慣。
部分詞典提到“公擔”可形容個人承擔國家重任的奉獻精神(),但該用法在現代漢語中較為罕見,可能屬于古語或特定語境下的引申義。
注意:實際使用中需結合上下文,建議優先參考具體領域的權威定義(如國際貿易、物理計量等)。如需更詳細數據,可查看新浪財經()或漢典()等來源。
《公擔》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公和擔。
「公」是一個由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分别是「八」字旁和「八」字頭,它的筆畫數是4。意思是指衆人共同的、公共的。
「擔」是一個由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分别是「扌」和「占」,它的筆畫數是8。意思是指負荷、承擔。
「公擔」的意思是衆人共同承擔責任或負擔。它來源于古代農村中,多人一起背着擔子進行勞動的情景。
在繁體字中,「公擔」的寫法和簡體字保持一緻。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公擔」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而言,「公」在古漢字中寫作「工」,表示工作或勞動的意思;「擔」寫作「㢧」,由「㢮」和「占」兩個部分組成。
以下是一些關于「公擔」的例句:
1. 衆人共同擔起公擔,完成了艱巨的任務。
2. 這是一個大家都要共同分擔的公擔。
1. 公共:指公衆共同擁有的、供大家使用的。
2. 共擔:意味着共同承擔、共同負責。
3. 重擔:表示負擔較重、責任較大的任務。
1. 共同承擔
2. 分攤
獨自承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