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白棗的意思、白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白棗的解釋

棗子的一種。其子白乃熟,故名。《爾雅·釋木》:“櫅,白棗。” 郭璞 注:“即今棗子白熟。” 宋 陸遊 《建州絕無芡意頗思之戲作》詩:“ 建安 城裡西風冷,白棗堆盤看卻愁。”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一·棗》﹝集解﹞引 蘇頌 曰:“櫅,白棗也,子白乃熟。” 章炳麟 《新方言·釋植物》:“今自 徽州 以東至於 江 南 浙江 ,皆謂白棗為白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白棗”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定義與起源

白棗是棗子的一種,因成熟後果實呈現白色而得名。這一名稱最早見于《爾雅·釋木》,其中記載“櫅,白棗”,郭璞注解為“即今棗子白熟”。古代文獻如宋代陸遊的詩句“白棗堆盤看卻愁”和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均有提及,說明其曆史淵源和文化意義。

植物學特征

白棗屬于鼠李科植物,是落葉灌木或小喬木的成熟果實,原産于中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其果實呈長圓形,未成熟時黃色,成熟後轉為褐紅色(部分品種成熟時為白色),花小多蜜,是重要的蜜源植物。

用途與價值

  1. 食用與加工:可鮮食,也可制成幹果、蜜餞等,富含鐵元素和維生素,營養價值較高。
  2. 藥用:果皮可健脾,種仁有安神功效,果肉還可提取維生素C。
  3. 文化意象:在詩詞中常作為意象出現,如陸遊詩句中的“白棗堆盤”表達愁緒。

其他解釋

部分資料提到“白棗”作為成語,比喻“虛有其表的事物”,但此用法較為罕見,且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引申或誤讀。

“白棗”主要指一種棗類植物及果實,其名稱源于成熟顔色,兼具食用、藥用和文化價值。如需進一步了解品種分類或古籍原文,可參考《爾雅》《本草綱目》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白棗這個詞是指白色的棗子。它的拆分部首是白字的“白”和棗字的“棗”,白字的部首是白字的“白”部,棗字的部首是木字的“木”部。白字的筆畫數為6,棗字的筆畫數為9。 “白棗”一詞來自于中國漢字。在繁體字中,白字和棗字的寫法保持不變。古時候,漢字的寫法經曆了多次變革。白字和棗字的寫法沒有太大的變化。 以下是關于白棗的例句: 1. 這顆白棗非常甜美。 2. 我喜歡吃白棗,特别是冬季。 其他與白棗相關的詞彙包括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組詞示例: 1. 白棗樹 2. 白棗汁 近義詞: 1. 白棗 - 白色的棗子 2. 白橘 - 白色的橙子 反義詞: 1. 紅棗 - 紅色的棗子 2. 黑棗 - 黑色的棗子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