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金、木、水、火、土五氣之一。《呂氏春秋·名類》:“及 禹 之時,天先見草木秋冬不殺。 禹 曰:‘木氣勝。’木氣勝故其色尚青,其事則木。”《漢書·天文志》:“歲星曰東方春木,於人五常仁也,五事貌也。仁虧貌失,逆春令,傷木氣,罰見歲星。” 唐 韓愈 《詠雪贈張籍》:“水官誇傑黠,木氣怯肧胎。”
(2).指肝氣。中醫學本五行說認為肝屬木。《紅樓夢》第八三回:“木氣不能疏達,勢必上侵脾土,飲食無味。”
(3).指木煤氣。氣體燃料的一種。木材幹餾時所生成的一種副産物。主要成分是氫、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用作燃料或供照明。
“木氣”一詞的含義根據語境不同,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指金、木、水、火、土五氣之一,象征萬物生發的力量。古代文獻如《呂氏春秋》記載:“木氣勝故其色尚青”,認為木氣旺盛時自然界呈現青綠色,對應春季生機。唐代韓愈在詩中亦用“木氣怯肧胎”比喻自然氣韻的微妙平衡。
指肝氣的代稱。中醫五行學說中,肝屬木,木氣代表肝的疏洩功能。《紅樓夢》第八十三回提到“木氣不能疏達”導緻脾胃失調,體現了木氣(肝氣)對全身氣機的影響。現代中醫理論進一步闡釋,木氣主謀慮,與人體陰陽調節密切相關。
指木材幹餾産生的氣體(木煤氣),主要成分為氫、一氧化碳和甲烷,曆史上曾用作照明或燃料。
部分現代語境中,“木氣”被引申為形容人拘謹、不擅表達的狀态,如社交場合中的呆闆表現,但這種用法屬于非主流語義擴展。
提示:如需具體文獻原文或醫學原理詳解,可參考《呂氏春秋·名類》《紅樓夢》相關章節,或中醫五行學說資料。
木氣是一個漢語詞彙,多指人的氣質或性格給人以木質的感覺,形容個性硬朗、剛直、堅定。
木氣的拆分部首為“木”,共有4個筆畫。
木氣一詞來源于古漢語,表示人的性格中帶有木質特征,即剛直、堅固。在繁體字中,木氣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木氣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也是用簡化的字形“木”和“氣”組合而成。
他雖然外表柔弱,但内心卻有着堅如木氣的意志。
木讷、木納、木讷不仁、木讷沉默。
木讷、木讷不仁、木讷沉默,皆與木氣有着相近的意思。
脆弱、軟弱、怯懦,與木氣恰恰相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