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絁繻的意思、絁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絁繻的解釋

粗質彩帛。《宋史·後妃傳上·真宗劉皇後》:“﹝太後﹞常服絁繻練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絁繻”是一個極為生僻的古代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幾乎不再使用,主要見于古代文獻。其含義需要從構成它的兩個字“絁”和“繻”的本義及古代用法來理解:

  1. 絁 (shī):

    • 本義:指一種粗綢,一種質地較為粗糙的絲織品。
    • 來源依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糸部》:“絁,粗緒也。” 清代段玉裁注:“粗緒,蓋亦繒名。” 明确指出“絁”是一種粗絲織物的名稱。在《新唐書·地理志》等史書中,也常将“絁”作為地方貢品的一種絲織品記載。
  2. 繻 (rú / xū):

    • 本義:
      • 彩色絲織品/細密的絲織品:指彩色的缯帛或精細的絲織品。如《說文解字·糸部》:“繻,缯采色也。”
      • 裂開的帛:也指撕裂的絲織品碎片。古代常用作符信或通關憑證。如《左傳·隱公元年》:“紀裂繻來逆女。” 杜預注:“裂繻,紀大夫名。” (此處“裂繻”是人名,但反映了“繻”與“裂帛”的關聯)。更典型的例子是《漢書·終軍傳》記載的“棄繻”典故,終軍入關時,關吏給他一個帛制的符信(繻),讓他出關時交回;終軍說大丈夫西遊,不會再憑此回來,于是棄繻而去。這裡的“繻”就是用作符信的帛片。
    • 引申義:由于用作符信,“繻”也引申指代關隘通行證或用作憑證的物件。
  3. 絁繻 (shī rú / shī xū):

    • 字面組合義:将“絁”和“繻”組合起來,“絁繻”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為:
      • 用粗綢(絁)制成的符信或帛片(繻)。
      • 粗綢的碎片。
    • 實際文獻用法:這個詞在古代文獻中極其罕見,其具體所指需要結合上下文。它可能側重于強調這種用作符信的帛片是由較粗的絲織品(絁)制成,而非精細的絲綢。也可能泛指粗糙的絲織品碎片。其核心含義離不開“粗綢”和“帛片/符信”這兩個基本要素。

總結解釋: “絁繻”是一個由“絁”(粗綢)和“繻”(彩色絲帛/帛片/符信)複合而成的古語詞。其基本含義是指用粗綢制成的符信、帛片,或指粗綢的碎片。這個詞高度依賴具體語境,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特定場合(如通關憑證)所使用的、由相對粗糙絲織品制作的憑證物件,或泛指此類粗糙絲織物的殘片。由于其生僻性,現代漢語中已基本不用。

參考來源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絁繻”是由“絁”和“繻”兩個詞組成的複合詞,需分别解釋其含義:

一、絁

“絁”指一種粗綢或粗絲織物,屬于較為粗糙的絲織品類别。例如唐代文獻中常提到“絁”作為普通衣料,與精細的“羅”“錦”等形成對比。不過,當前提供的搜索結果中未包含“絁”的具體定義,此解釋基于常見字義。


二、繻

“繻”有以下三層含義:

  1. 彩色絲織品
    如《宋史·韓彥直傳》中記載的“親解孝宗艸角之繻傅其首”,此處指用作裝飾的彩色絲帛。
  2. 細密的羅類絲織品
    《玉篇》釋義為“細密之羅”,強調其質地精細。
  3. 漢代關隘通行證
    以帛制成,書寫文字後分為兩半,過關時驗合,類似符券(見《玉篇》“帛邊也”)。

三、絁繻的合義

結合兩字含義,“絁繻”可能泛指不同質地的絲織品,或強調粗綢與細帛的對比。具體語境需結合文獻用例,但現有資料中暫未提供該複合詞的直接釋義。

建議進一步查閱古代紡織類文獻或字書(如《說文解字》)以确認更精确的用法。

别人正在浏覽...

碧牙籤讒阋車輮赤誠沖殺大榷大仗電子管發沖冠飛駞副榜鋼火給假廣狹灌沐古禮衡柄紅鮮花礎黃癬呼天搶地賈傅緘默狡亂家弱薊邱駒馳沮遏絶代居廬浚澤具獄凱切窟窿橋爛紫老弱殘兵馬蹄鼈氓庶淼漫拿班作勢歐曾哌嗪盤空劈初披沙簡金譜主怯耎認拘若苟賞罰分審涉厲沈漠事端受茶送迎錢碎娃炜煜無能之輩相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