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甘鍋的意思、甘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甘鍋的解釋

坩埚。《雲笈七籤》卷七六:“研砂如黑鉛砂子,别入甘鍋銷韝。” 明 陶宗儀 《辍耕錄·鎗金銀法》:“其餘金銀都在綿上,於熨鬥中燒灰,甘鍋内鎔鍛,渾不走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甘鍋(同“坩埚”)是冶金、化學實驗中用于高溫加熱或熔融物質的容器,具有耐高溫、抗腐蝕的特性。以下是詳細釋義與來源依據:


一、核心釋義

甘鍋是“坩埚”的異體寫法,指一種耐火材料制成的器皿,主要用于高溫處理金屬、礦物或化學試劑。其核心特征包括:

來源依據: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416頁明确标注“坩埚”為規範詞形,并釋義為“熔化金屬或其他物質的器皿”,而“甘鍋”屬非推薦寫法(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2450-8)。


二、詞源與演變

  1. 古稱來源:

    “甘鍋”源于古代“坩”與“鍋”的方言結合。“坩”本指陶制容器(《說文解字》:“坩,陶器也”),後與“鍋”通用,形成“坩鍋”或“甘鍋”。

  2. 規範化進程:

    現代漢語以“坩埚”為規範詞形,“甘”實為“坩”的俗寫或誤寫。《漢語大字典》指出“坩”在部分方言中讀作“gān”,導緻書寫混淆(四川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403-1320-9)。


三、實際應用場景


四、權威文獻佐證

  1. 《化學名詞》(科學出版社)定義“坩埚”為“化學實驗中加熱或熔融固體物質的耐火容器”,未收錄“甘鍋”詞條,印證其非标準用法。
  2. 《天工開物·五金篇》(明代宋應星)記載古代冶煉所用“坩埚”形制,佐證其曆史淵源(中華書局點校本)。

“甘鍋”即“坩埚”的異體寫法,是高溫處理材料的耐火容器。現代規範術語為“坩埚”,建議在學術、專業場景中使用标準詞形以确保準确性。

網絡擴展解釋

“甘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指代“坩埚”
    拼音為gān guō,是古代或特定語境中用于熔化金屬、加熱物質的容器。例如《雲笈七籤》提到“别入甘鍋銷韝”,明代《辍耕錄》中也有相關記載。

  2. 字義分解

    • 甘(gān):本義為“甜”,引申為“自願、樂意”(如“甘願”)。
    • 鍋(guō):指炊具或加熱容器(如“鐵鍋”“鍋爐”)。

二、其他解釋争議

部分網絡來源提到“甘鍋”作為成語表示“承擔責任或接受懲罰”,但這一說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詞典,可能是現代網絡誤傳。建議以“坩埚”為常用釋義。


三、使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雲笈七籤》《辍耕錄》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傲易半青半黃暴謷襃異北至避骢成緻晨退晨衣赤獸攢蹄得當點鬼火琱镂地動說丁真永草多謀少斷奉納父慈子孝海權化消華腴僭君矯形稽察妓家斤斤計較錦弦糾缪馂饔肯惱勞慰靈幾鱗僮麟趾率府盲信覓迹尋蹤貧鄙平塞破亡切勑侵紊器宇趨班熱話人窮智短榮名散宕身事深淵十二和受福霜期鼠思四梵謄録院聽讒挺起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