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切勑的意思、切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切勑的解釋

亦作“ 切敕 ”。嚴令。《後漢書·陳忠傳》:“便可撰立科條,處為詔文,切勑刺史,嚴加糺罰。”《晉書·傅鹹傳》:“前受嚴詔,視事之日,私心自誓,隕越為報。以貨賂流行,所宜深絶,切敕都官,以此為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切勑”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出現在古籍文獻中,其含義可從字形和古籍用例兩方面進行解釋:

  1. 字義分解與核心含義

    • 切:本義為用刀分割,引申有急切、嚴厲、切實之意。在“切勑”一詞中,主要取其嚴厲、急切的意味。
    • 勑:同“敕”,指皇帝的诏令、命令。引申為告誡、命令。
    • 合義:因此,“切勑”的核心含義是指嚴厲的、急切的命令或告誡,通常特指來自帝王或上級的正式、嚴肅的指令。它強調命令的緊迫性、嚴肅性和不容違抗性。
  2. 古籍用例與具體釋義 根據古籍中的實際使用,“切勑”主要有以下具體含義:

    • 嚴厲的命令、诏令:指帝王下達的措辭嚴厲、要求急切的正式命令。
      • 例:《後漢書·百官志三》“太尉”條下劉昭注引《漢官儀》:“世祖诏曰:‘……方今選舉,賢佞朱紫錯用。丞相故事,四科取士……自今以後,審四科辟召,及刺史、二千石察茂才尤異孝廉之吏,務盡實核,選擇英俊、賢行、廉潔、平端于縣邑,務授試以職。有非其人,臨計過署,不便習官事,書疏不端正,不如诏書,有司奏罪名,并正舉者。’”此诏書内容即可視為一種‘切勑’。(此例雖未直接出現“切勑”二字,但诏書内容體現了“切勑”的性質)
    • 急切地告誡、訓令:指上級對下級的嚴肅、急迫的告誡或指示。
      • 例:《宋書·禮志二》:“有司奏:‘……愚謂……’诏可。又切勑郡縣, 恭事盡禮。”(此處“切勑”作動詞,指皇帝急切地命令郡縣)
    • 特指緊急或重要的诏書:有時特指内容緊要、要求立即執行的诏令。
  3. 使用特點

    • 正式性與權威性:“切勑”通常用于官方文書或史書記載中,指代具有法律或行政效力的高層命令。
    • 語境色彩:帶有緊迫、嚴肅、不容置疑的語境色彩。

總結釋義: “切勑”是一個古漢語詞彙,意指嚴厲、急切的命令或告誡,尤指帝王或上級下達的正式、嚴肅的指令,強調其緊迫性和必須執行的性質。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見于古籍文獻研究。

來源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切勑”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文獻記載及字形分析如下:

詞義解析

  1. 核心含義
    指嚴令、嚴厲的命令,常見于古代官方文書或曆史文獻中,強調指令的強制性和緊迫性。例如《後漢書·陳忠傳》提到通過“切勑刺史”來加強監督。

  2. 字形拆分

    • 切(qiē/qiè):此處讀作qiè,取“切實、緊迫”之意,如所述“緊急”(如“急切”)或“實在”(如“切忌”)。
    • 勑(chì):通“敕”,指帝王诏令,如《晉書》中“切敕都官”即用此義。

文獻用例

注意事項

建議進一步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确認細節。

别人正在浏覽...

白浄薄慢被蒙骉骉碧露産兒差拟楚騷此問彼難蔥曚打官防燈籠褲肥脯肥滿鵩鳥甘當幹構弓劍夠數毫不動搖诃察合煞黃龍飲誨妒蕙風缋罽渾渾沉沉解霜雨記工金帛金石契急拍繁弦九十涓壒娟妙決撻軍導剌缪龍臧盟書面謝密友拏子器币犬禍羣彥辱國喪師三戒三元八會搔動世調施放霜粟驷馬高車死氣沉沉俗流騰超銅表威風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