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暴謷的意思、暴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暴謷的解釋

同“ 暴傲 ”。兇暴傲慢;桀骜不馴。謷,通“ 傲 ”。《新唐書·周墀傳》:“宿将暴謷不循令者, 墀 命鞭其背,一軍大治。”《新唐書·鄭雲逵傳》:“父 昈 ,為 郾城 尉,州刺史移職,民之暴謷者遮道留, 昈 誅殺六七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暴謷"為漢語古語詞彙,其釋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本義溯源 "暴謷"由"暴"與"謷"複合構成。"暴"在《說文解字》中釋為"晞也",本指曝曬,後引申出急驟、兇殘等義(來源:《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謷"在《廣韻》中注音"五勞切",意為"不省人言",即不理會他人勸誡(來源:《廣韻校本》中華書局1960年版)。

二、典源考據 該詞最早見于《漢書·五行志》:"君暴謷而尚刑",顔師古注曰:"暴謂急疾,謷謂不恤人言",指君主行事急躁且不納谏言(來源:《漢書集解》中華書局1999年版)。《資治通鑒·漢紀》亦有"政令暴謷"的用例,胡三省注解為"嚴酷而拒谏"(來源:《資治通鑒音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版)。

三、現代釋義 綜合古代訓诂與現代詞典釋義,"暴謷"指兼具暴烈與傲慢的雙重特質,具體包含:

  1. 性格層面:剛愎自用,不聽勸谏
  2. 行為層面:行事急促,手段嚴酷
  3. 政治層面:專制拒谏的統治特征(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20年修訂版)

網絡擴展解釋

“暴謷”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釋:

  1. 讀音與基本含義
    讀音為bào áo,意為兇暴傲慢 或桀骜不馴,形容人性情暴戾、不服從約束。

  2. 字形與通假關系

    • “謷”在此處通“傲”,即兩字為通假關系,因此“暴謷”等同于“暴傲”。
    • 這一用法在古代文獻中較為常見,如《新唐書》中記載:“宿将暴謷不循令者,墀命鞭其背,一軍大治。”
  3. 文獻用例與語境
    該詞多用于描述曆史人物或特定群體的性格特征。例如《新唐書·鄭雲逵傳》提到“民之暴謷者遮道留”,指百姓中桀骜不馴者阻攔道路。

  4. 近義詞與關聯詞
    與現代漢語中的“暴戾”“驕橫”“跋扈”等詞含義相近,但更強調“傲慢”與“不馴”的雙重特質。

提示:該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籍或曆史研究領域。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參考《新唐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艾酒采風問俗憯然車蹬成千成萬赤腳漢從馬直電彙點将録殿庭砥才番舶番芋璠玙佝瞀觀榭鼓史衡颷赫蘇氏鬨傳鴻藻黃裱紙毀罵回漲見形嫁赀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悸震蕨薇據古良實覼舉覓石蹑凍捏告逆喻蟠虵癖愛匹裂貧窮诮嗤清洗髯須遶佛熱化勝筭神祜守困黍穗送娘所羅門群島瑣質酥松天矢陰倜傥不羣五羖皮烏寺顯進纖麗翛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