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飽祿的意思、飽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飽祿的解釋

飽享俸祿。 明 唐順之 《書<王氏傳家錄>後》:“雖然,裂土之封孰與詩書之澤之可以長久使其子孫飽祿?而驕佚孰與使其子孫苦約而思以自立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飽祿”為古代漢語複合詞,由“飽”和“祿”兩個語素構成。《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飽食俸祿,指官吏受惠豐厚”,該詞最早見于《詩經·小雅·甫田》鄭玄箋“我取其陳,可以治新飽祿”,後引申為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滿足狀态。

從構詞法分析,“飽”為形聲字,《說文解字》釋作“厭也,從食包聲”,本義指食量滿足;“祿”為會意字,甲骨文象雙手捧鬥量米之形,《爾雅·釋诂》注為“福也”,特指官吏俸給。二字組合後産生“俸祿足以維持富足生活”的轉喻義,如宋代楊萬裡《宿小沙溪》詩雲“飽祿知君殊未厭,簿書堆案始言歸”。

該詞在語義演變中衍生出三重内涵:其一指經濟層面的俸祿充足,《漢書·食貨志》載“量吏祿,度官用,以賦于民”的制度背景;其二含道德評價,如《朱子語類》批評“飽祿屍位”的官僚作風;其三具哲學意蘊,《莊子·逍遙遊》通過“鹪鹩巢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的寓言,揭示超越物質“飽祿”的精神追求。

權威文獻可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42頁,及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中《毛詩正義》的相關箋注。

網絡擴展解釋

“飽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飽享俸祿,即充分享受官職帶來的俸祿待遇。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詞由“飽”(充分、滿足)和“祿”(古代官吏的俸祿)組合而成,字面指長期穩定地獲得豐厚俸祿,多用于形容官員或士族階層享有的經濟保障。

  2. 出處與語境
    源自明代唐順之《書<王氏傳家錄>後》:“裂土之封孰與詩書之澤之可以長久使其子孫飽祿?”此處通過對比“裂土封侯”與“詩書傳家”兩種傳承方式,強調文化教育對家族長期維持祿位的意義。

  3. 延伸内涵
    除字面含義外,該詞隱含對依賴俸祿而缺乏進取心的批判。例如原文中反問“驕佚孰與使其子孫苦約而思以自立也?”,指出單純追求俸祿可能導緻子孫驕奢,反不如清貧環境更能激發自立精神。

  4. 現代使用場景
    當代語境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文研究或曆史文獻分析,常作為探讨古代官僚制度、家族傳承的例證。

“飽祿”一詞既反映古代官員的經濟狀态,也承載對世襲俸祿制度的反思,需結合具體文本理解其褒貶傾向。

别人正在浏覽...

百齡眉壽朝玄城樓赤甲船楫吹笙廟道舊鼎角鬥星斷竭枋臣放依鳳腦香服霧改撰鋼洋高位重祿高醫耕植蠱佞行郵稅幻世糊裱誨正昏愦佳話荊屍進言舊齒九津谲悍亢旱科橢控愬括括叫樂極悲生煉骨龍旒陋劣馬骨慢待内地獰飈凄暗氣忍聲吞屈賈入破三田沙輪涉曆省相盛治沈潛史話雙星殊等絲婦畏法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