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鬥星的意思、鬥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鬥星的解釋

指北鬥星。《易·豐》“日中見鬥” 唐 孔穎達 疏:“處日中盛明之時,而鬥星顯見。”《雲笈七籤》卷八:“七星者,鬥星也。”


亦作“鬭星”。互相撞擊之星。古以為亂世之征兆。《呂氏春秋·明理》:“其星有熒惑,有彗星,有天棓,有天欃,有天竹,有天英,有天幹,有賊星,有鬭星,有賓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鬥星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以下釋義:

一、本義:北鬥七星

指北鬥星座,由七顆亮星組成勺狀排列,是北半球重要的方位标志。《漢語大詞典》釋為:“即北鬥星,由天樞、天璇、天玑、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組成”。古人以鬥柄指向判斷季節,如《鹖冠子》載:“鬥柄東指,天下皆春。”

二、引申義:泛指星辰

在文學語境中,“鬥星”可泛指夜空中的星鬥,如《成語大詞典》收錄“鬥轉星移”一詞,喻指時序變遷或星象運行。唐代杜甫《夜》詩有“星鬥闌幹分外明”之句,此處“星鬥”與“鬥星”意近。

三、天文術語

現代天文學中,“鬥”特指二十八宿中的鬥宿(南鬥六星),屬人馬座。《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卷》明确區分:“北鬥屬大熊座,南鬥屬人馬座”。二者常并稱,如《詩經·小雅》雲:“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即指南鬥。

四、文化象征

北鬥七星因方位指引功能,被賦予“天道”“秩序”的象征意義。《周易》以北鬥為天帝之車(“鬥為帝車,運于中央”),道教更奉為“鬥姆元君”,主掌星宿。

用例辨析:

“夜深觀鬥星,方知宇宙之浩渺。”(此處泛指星辰)

“南鬥主生,北鬥主死。”(《搜神記》中“鬥星”特指鬥宿與北鬥)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鬥星"條目
  2. 《成語大詞典》(中華書局)"鬥轉星移"條目
  3. 《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北鬥七星""二十八宿"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

“鬥星”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鬥星”主要指北鬥星,即由七顆亮星組成的星群,古代常用于指示方向或象征天象。例如:“七星者,鬥星也。”(出自《雲笈七籤》)

二、擴展含義

  1. 天文現象:
    在古籍中,“鬥星”有時也指互相撞擊的星體,古人将其視為亂世征兆。如《呂氏春秋》提到的“鬭星”即與此相關。

  2. 比喻用法:
    現代語境下,可引申為“在競争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但這一含義屬于文學化表達,并非傳統詞典釋義。

三、出處與應用

四、注意事項

“鬥星”的第二種解釋(撞擊之星)在現代已極少使用,日常交流中建議優先采用“北鬥星”的本義。如需引用古義,需結合具體文獻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案察安心樂意跋題苯胺柄欛漕院側擊塵境徹坐齒臷初刻刍摩鹑居聰明智慧從政粗率洏漣二水風勃伏死鬼鬼啾啾還隱紅鰕鴻重厚遇将功補過驕狎舊勞楛箘累心淩铄龍須菜攣屈末限囊澀碾磨攀染埤狹傾宮勤心侵預認敵作父人世三摩缽提三餘讀書士子説陳抒情四冥夙夜匪懈台閣體天開地辟提備推介推三阻四王府井危亡關頭烏狼系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