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夫子廟的意思、夫子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夫子廟的解釋

即 孔廟 。系奉祀 孔子 的廟宇, 明 清 時稱文廟。 宋 歐陽修 有《襄州穀城縣夫子廟記》。今 南京 夫子廟 始建于 宋 景祐 元年(公元1034年), 清 重建,其址在 江蘇省 南京市 城南 秦淮河 北岸。舊為遊覽之地,解放後辟為人民遊樂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夫子廟是中國傳統文廟建築的代表性稱謂,專指祭祀孔子及其儒家文化的禮制性場所。該名稱源自對孔子的尊稱"夫子",最早見于《論語·子張》"夫子之牆數仞",後逐漸演化為對儒家聖賢的敬稱。南京夫子廟作為中國四大文廟之一,始建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現存建築為明清時期重建,其建築形制嚴格遵循"左學右廟"的古制,由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築群構成。

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夫子"特指孔子,"廟"為祭祀場所,組合詞"夫子廟"即指官方設立的祭祀孔子的祠廟建築。南京地方志記載,該建築群中大成殿采用重檐歇山頂,面闊七間,殿内供奉"至聖先師"牌位,東西配殿奉祀孔門七十二賢人。作為江南文化樞紐,夫子廟現存明清碑刻26方,其中《孔子問禮圖碑》為南朝遺物,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

當代文化研究顯示,夫子廟建築群承載着1300年的科舉文化記憶,其泮池規制取自《周禮·考工記》"辟雍"形制,池上架設的"天下文樞"牌坊,象征着儒家文化在江南地區的傳播中心地位。南京市文化遺産保護研究所的考古發現證實,現存明德堂木構架仍保留宋代營造法式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夫子廟”是祭祀孔子的廟宇,明清時期稱“文廟”,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和科舉制度的重要象征。以下從定義、曆史、文化等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夫子”是古代對孔子的尊稱,“夫子廟”即孔廟,是奉祀孔子的場所。南京夫子廟始建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位于秦淮河北岸,現為著名曆史文化景區。


二、曆史沿革

  1. 東晉起源(337年):最初為東晉太學,由名臣王導提議設立,旨在培養人才。
  2. 北宋擴建(1034年):學宮遷至現址,并修建孔廟,形成“前廟後學”格局,正式得名“夫子廟”。
  3. 明清鼎盛:朱元璋重修後成為科舉文化中心,與江南貢院共同構成古代士子求學、科考的核心區域。
  4. 近代重建:曆史上四毀五建,1937年毀于日軍戰火,1984年複建後成為旅遊勝地。

三、文化價值


四、建築特色

南京夫子廟以明清風格為主,包含孔廟大殿、學宮、江南貢院等建築群,雕刻精美,布局嚴謹,體現了古代文教建築的典範。廟内香火缭繞,周邊秦淮河風光與商業街市相映成趣,成為曆史與現代交融的獨特景觀。

别人正在浏覽...

賓旅鄙儒駁駁劣劣臭麼唇齒楚瓦刺旦大理石電影機雕服丁是娥鬥樓分佃憤恨不平焚滅噶嗒合計铧犁黃帝懽欣講解熸滅奸隱膠合闆寄鲊糠包枯渴利生離實六禮琉璃燈履迹滿腹狐疑沒可奈何内功能個凝樸牛渚怪平靖評注切合湫窄欺诒啟祯搉茶上綱上線世風舒安書禀酸文假醋素蟒湯廚題鴂亡人牌霞連銜燈相違小夜曲下鄉喜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