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六禮的意思、六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六禮的解釋

(1).謂古代的冠禮、婚禮、喪禮、祭禮、鄉飲酒和鄉射禮、相見禮。《禮記·王制》:“六禮:冠、昏、喪、祭、鄉、相見。” 鄭玄 注:“鄉,鄉飲酒、鄉射。”《荀子·大略》:“立大學,設庠序,修六禮,明十教,所以道之也。” 楊倞 注:“六禮,冠、昏、喪、祭、鄉、相見。”

(2).古代在确立婚姻過程中的六種禮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儀禮·士昏禮》“納采用鴈” 唐 賈公彥 疏:“昏禮有六,五禮用鴈: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親迎是也。唯納徵不用鴈,以其自有币帛可執故也。”其後《唐律》、《明律》中都有類似的規定。《初學記》卷十四引 漢 秦嘉 《述婚》詩:“敬茲新姻,六禮不愆。” 明 陸采 《明珠記·閨歎》:“縱無六禮雙羊,奈一言難變,便死也魂與檀郎為伴。” 清 曹寅 《遊仙詩三十韻·和汪蘿山》:“生小 雲英 自托媒,遠煩六禮絶嫌猜。”

(3).古享祭宗廟之禮有六:肆獻祼、饋食、祠、禴、嘗、烝。《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肆獻祼享先王,以饋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禴夏享先王,以嘗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 賈公彥 疏:“此一經,陳享宗廟之六禮也。”

(4).諸侯朝見天子之禮有六。《周禮·春官·大宗伯》:“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 鄭玄 注:“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為文。六服之内,四方以時分來,或朝春,或宗夏,或覲秋,或遇冬,名殊禮異,更遞而徧。”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六禮”是中華傳統禮制中的重要概念,根據應用場景不同,主要存在以下兩種釋義:

一、婚姻禮儀體系(核心釋義) 古代締結婚姻需遵循的六個程式,最早完整記載于《儀禮·士昏禮》,包含:

  1. 納采:男方遣媒人攜雁為禮,向女方提親
  2. 問名:詢問女方姓名及生辰,用于占卜吉兇
  3. 納吉:蔔得吉兆後正式确定婚約
  4. 納征:男方送聘禮至女方家(即“過大禮”)
  5. 請期:協商選定成婚吉日
  6. 親迎:新郎親自迎娶新娘

二、周代基礎禮制 《周禮·春官》将禮制分為六大類:

  1. 冠禮:男子成年加冠儀式
  2. 婚禮:婚姻締結規範
  3. 喪禮:殡葬祭祀流程
  4. 祭禮:天地祖先祭祀
  5. 鄉飲酒禮:地方社交禮儀
  6. 士相見禮:士人交往規範

該詞彙現代多用于指代傳統婚俗體系,2016年中華書局《中華禮儀辭典》特别強調,婚俗六禮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至今仍在部分地區保留儀式元素。

網絡擴展解釋

“六禮”是中國古代婚姻制度中的重要禮儀體系,主要分為兩種解釋:

一、婚姻六禮(主流含義)

指從議婚到完婚的六個核心步驟,形成于西周時期,具體包括:

  1. 納采
    男方委托媒人向女方提親,并贈送禮物(通常用大雁象征忠貞守時)。若女方同意,則進入下一環節。

  2. 問名
    男方詢問女方姓名與生辰八字,用于占卜吉兇,同時避免同姓通婚。

  3. 納吉
    男方在祖廟占卜雙方八字,若得吉兆則正式定婚,并通知女方。

  4. 納征(納币)
    男方送聘書、禮書及聘禮至女方家,婚約至此正式成立。

  5. 請期
    男方選定婚期并征求女方同意,通常附贈禮物以示尊重。

  6. 親迎
    新郎親自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完成婚禮儀式。

特點:


二、廣義六禮(《禮記》記載)

指古代六種基本禮儀,包括:冠禮(成人禮)、婚禮、喪禮、祭禮、鄉飲酒禮、相見禮。此含義多用于禮制研究,日常語境中較少提及。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環節的象征意義或曆史演變,可參考《儀禮》《周禮》等典籍,或查閱婚禮紀、中國婚博會等平台提供的現代解讀。

别人正在浏覽...

愛者如寶薄奠抱關擊柝背向貝帙杯子表旗牀頭金盡醇聽單行法大題大賢抵掎堤塞東宛撫今追昔高撥子高燒公司破産桂序恨火恍惚見死不救瞷詢極弊戒饬借麾警捕金塘山機語寬限魁領勞民動衆糧多草廣裡言理妝巒岡鹭門沒分曉門幕麋臡耐心煩兒汽車侵挪權奄三穴雙線行疏不破注宋襄之仁素發瑣記天質體無完皮外江佬王歲尉悅五南閑往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