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糠包的意思、糠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糠包的解釋

[good-for-nothing] 草包,沒有本領的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糠包"是現代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詞彙,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和《漢語方言大詞典》的釋義,其核心意義可歸納為:

一、物質實體層面 指以粗布或麻袋制成的容器,專門用于盛裝谷物加工後的副産品——米糠。這種農用器具在北方農村地區較為常見,具有防潮、防漏的實用功能。《中國農具史綱》記載,此類容器多采用雙層縫合工藝,容量通常在20-30斤之間,便于運輸儲存飼料。

二、方言引申層面 在晉語、中原官話等方言區(如山西、河南部分地區),"糠包"衍生為具貶義色彩的生活用語,比喻"無能之人"或"無用之物"。該語義演變源自米糠質地松軟、缺乏黏性的物理特性,《山西方言辭典》指出這種比喻最早見于19世紀末的民間口語。

詞源學考證顯示,該詞的書面記載可追溯至明代農書《天工開物》,其中"糠"指稻麥加工後的碎屑,"包"即包裹容器,二者組合構成偏正結構名詞。現代語言學家王力在《漢語史稿》中将其歸入"農作物衍生詞彙"類别。

典型用法示例:

  1. 實體義:"院角堆着三個裝飼料的糠包"(趙樹理《三裡灣》)
  2. 比喻義:"這點小事都辦不成,真是個糠包"(當代口語)

網絡擴展解釋

“糠包”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kāng bāo(注音:ㄎㄤ ㄅㄠ),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1. 核心含義
    指“草包”或“沒有本領的人”,常用于形容能力不足、缺乏才幹的人。例如:“他苦駐豫西一個貧瘠小山村……将‘糠包’村變成了花果飄香的明星村”。

  2. 引申含義
    部分資料提到,“糠包”可比喻人際關系疏遠、無人關心,源自農村貧窮人家的食物“糠麥面包”,引申為孤立無援的狀态。但這一用法較為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使用場景

近義詞與反義詞

補充說明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參考詳細描述。

别人正在浏覽...

阿那曲辯證唯物主義壁鐘昌年棽離闖破出恭牌待搭不理玷污癫痫邸抄東秦風期符効複制品哥羅芳公子勾差貴步龜袋聒噪黑地昏天呼牛作馬見禁嘉遇急匆匆近在咫尺舉善薦賢況味廊道勞攘立侍流澤龍标邏守毛褐美猴王面面上派索陪鼎迫亟破戒頗眂迦遷報拑秣起事全和拳民礐盤屈柔三小鳳凰山委試程探囊胠箧侹侹下丹田相鼠饷銀西成謝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