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帝的意思、黃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帝的解釋

(1).古帝名。傳說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 少典 之子,姓 公孫 ,居 軒轅之丘 ,故號 軒轅氏 。又居 姬水 ,因改姓 姬 。國于 有熊 ,亦稱 有熊氏 。以土德王,土色黃,故曰 黃帝 。《易·繫辭下》:“ 神農氏 沒, 黃帝 、 堯 、 舜 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 孔穎達 疏:“ 黃帝 , 有熊氏 少典 之子, 姬 姓也。”《史記·五帝本紀》:“ 黃帝 者, 少典 之子,姓 公孫 ,名曰 軒轅 。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 裴駰 集解:“號 有熊 。” 司馬貞 索隱:“有土德之瑞,土色黃,故稱 黃帝 ,猶 神農 火德王而稱 炎帝 然也。” 郭沫若 《殘春及其他·殘春一》:“但是他那粉白色的皮膚,平滑無表情的相貌,好像是我們祖先傳來的一種烙印一樣,早使我知道他是我們 黃帝 的子孫了。”

(2).我國古代神話中的五天帝之一。指中央之神。《禮記·月令》:“﹝季夏之月﹞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 黃帝 ,其神 後土 。”《史記·天官書》:“ 黃帝 行德,天夭為之起。” 張守節 正義:“ 黃帝 ,中央 含樞紐 之帝。” 宋 高似孫 《緯略》卷八:“《洛書》曰: 蒼帝 起,青雲扶日; 赤帝 起,赤雲扶日; 黃帝 起,黃雲扶日; 白帝 起,白雲扶日; 黑帝 起,黑雲扶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黃帝是中華民族遠古時期的重要人文始祖,其含義可從以下維度解析:

一、身份與曆史定位

  1. 帝王身份
    黃帝(公元前2717-前2599年)是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本姓公孫,後改姬姓,號軒轅氏,因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鄭),又稱有熊氏。

  2. 稱號由來
    因「土德之瑞」得名黃帝,土色黃象征中央政權,故稱黃帝。

二、主要功績與貢獻

  1. 統一華夏
    通過擊敗炎帝、蚩尤,統一中原部落,終結部落割據,奠定華夏民族早期版圖。

  2. 文明奠基
    傳說中創制衣冠、舟車、音律、醫學、文字、曆法、指南車等,并發展農業(播百谷草木),推動從原始社會向文明社會過渡。

三、文化象征意義

  1. 民族認同符號
    作為炎黃子孫的共同始祖,黃帝象征中華民族的文化根源。司馬遷《史記》将其列為五帝之首,确立其曆史正統性。

  2. 哲學與信仰
    在神話體系中,黃帝代表「中央之神」,與五行學說中的土德、黃色相關聯,體現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四、後世影響

農曆三月初三被傳為黃帝誕辰,河南新鄭至今保留黃帝故裡拜祖大典。其形象融合了曆史領袖與神話原型,成為中華文明的精神圖騰。

注:如需更詳細史料,可參考《史記·五帝本紀》及考古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黃帝

《黃帝》這個詞指的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始祖,也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黃帝被認為是衆多偉大帝王中的第一個,他也是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傳說人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黃(部首:⻊,筆畫:11)
帝(部首:⺰,筆畫:9)

來源:
《黃帝》一詞最早見于中國古代文獻《史記·五帝本紀》,記載了黃帝的生平事迹。

繁體:
黃帝(繁體字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黃帝(古代寫法有所差異,隨着時間推移,漢字形态也有所改變)

例句:
1. 黃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
2. 黃帝創立了中華文明,開創了五千年的中華曆史。

組詞(相關詞彙):
1. 黃帝陵:指供奉黃帝的陵墓。
2. 黃帝故裡:指黃帝出生或活動過的地方。
3. 黃帝紀念堂:用于紀念黃帝的建築物。

近義詞:
中華民族始祖、華夏先民

反義詞:
後代、繼承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