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扶擁的意思、扶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扶擁的解釋

扶持簇擁。 宋 蘇轼 《次前韻再送周正孺》:“遙知 句谿 路,老稚相扶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扶擁”是一個古漢語複合動詞,由“扶”和“擁”兩個動詞性語素并列構成,常用于描述人物行為或狀态,帶有尊敬、輔助、護衛的意味。其核心含義和用法如下:

  1. 本義與核心動作:扶持與護衛

    • “扶”指攙扶、扶持、支持;“擁”指擁抱、環抱、護衛、簇擁。
    • 二者結合,“扶擁”強調同時或連續進行的扶持和護衛動作,常指侍從或親近之人小心翼翼地攙扶并簇擁着某人(通常是尊貴者、長者或行動不便者)行進或行動。它描繪了一種恭敬、謹慎且帶有保護性質的集體行為。
    • 示例引證:

      《後漢書·宦者傳·張讓》:“讓、忠等說帝令斂天下田畝稅十錢,以修宮室。發太原、河東、狄道諸郡材木及文石,每州郡部送至京師……刺史、太守複增私調,百姓呼嗟。凡诏所征求,皆令西園驺密約勑,號曰‘中使’,恐動州郡,多受赇賂。刺史、二千石及茂才孝廉遷除,皆責助軍修宮錢,大郡至二三千萬,餘各有差。當之官者,皆先至西園諧價,然後得去。有錢不畢者,或至自殺。其守清者,乞不之官,皆迫遣之。時钜鹿太守河内司馬直新除,以有清名,減責三百萬。直被诏,怅然曰:‘為民父母,而反割剝百姓,以稱時求,吾不忍也。’辭疾,不聽。行至孟津,上書極陳當世之失,古今禍敗之戒,即吞藥自殺。書奏,帝為暫絕修宮錢。又造萬金堂于西園,引司農金錢缯帛,仞積其中。又還河間買田宅,起第觀。帝本侯家,宿貧,每歎桓帝不能作家居,故聚為私臧,複寄小黃門常侍錢各數千萬。帝常曰:‘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宦官得志,無所憚畏,并起第宅,拟則宮室。帝常登永安候台,宦官恐其望見居處,乃使中大人尚但谏曰:‘天子不當登高,登高則百姓虛散。’帝自是不敢複升台榭。明年,遂使鈎盾令宋典繕修南宮玉堂。又使掖庭令畢岚鑄銅人四列于倉龍、玄武阙。又鑄四鐘,皆受二千斛,縣于玉堂及雲台殿前。又鑄天祿蝦蟆,吐水于平門外橋東,轉水入宮。又作翻車渴烏,施于橋西,用灑南北郊路,以省百姓灑道之費。又鑄四出文錢,錢皆四道。識者竊言侈虐已甚,形象兆見,此錢成,必四道而去。及京師大亂,錢果流布四海。複以忠為車騎将軍,百餘日罷。六年,帝崩。中軍校尉袁紹說大将軍何進,令誅中官以悅天下。謀洩,讓、忠等因進入省,遂共殺進。而虎贲中郎将袁術等因燒南宮青瑣門,欲迫出讓等。讓等将帝與陳留王協步出谷門,夜至小平津,六玺不自隨,公卿無得從者,唯尚書盧植夜馳河上,王允遣河南中部掾闵貢隨植後。貢至,手劍斬數人,餘皆投河而死。明日,公卿百官乃奉迎天子還宮。董卓遂廢帝為弘農王。尋又殺王及何太後。讓、忠等既殺進,懼兵進,遂将帝與陳留王數十人步出谷門,奔小平津。公卿并出平樂觀,無得從者,唯尚書盧植夜馳河上,王允遣河南中部掾闵貢隨植後。貢至,手劍斬數人,餘皆投河死。明日,公卿百官乃奉迎天子還宮。” (《後漢書·卷七十八·宦者列傳第六十八》) - 此段雖未直接出現“扶擁”一詞,但生動描繪了宦官張讓、趙忠等在危急時刻引導(實為挾持)皇帝和陳留王倉皇出逃的場景,其行為實質即包含了“扶擁”的動作與情境:在混亂中扶持、簇擁着皇帝行進。(此處引用《後漢書》原文描述類似情境)

    • 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在論及古漢語并列複合詞時指出,類似“扶擁”的結構(動+動)常表示相關或連續的動作,如“追逐”、“攻擊”、“扶持”等。“扶擁”即屬此類,強調伴隨性的扶持與護衛。
  2. 引申義與抽象用法:支持與擁戴

    • 在更抽象的層面,“扶擁”可以引申指對某人或某事業的支持、擁護、擁戴。這裡的“扶”取其“支持、扶助”之意,“擁”取其“擁護、歸附”之意,組合起來表示從行動和态度上給予強有力的支持。
    • 示例引證:

      雖未找到古籍中直接使用“扶擁”表示抽象支持的經典例句,但根據其構詞法和“扶”、“擁”各自的引申義,此用法在理解相關古文或進行古漢語分析時是成立的。現代漢語研究中,如蔣紹愚《古漢語詞彙綱要》(商務印書館)在分析同義并列複合詞時,會指出這類詞常可引申出相關的抽象意義。

  3. 用法特點:

    • 語境依賴: “扶擁”的具體含義(是具體動作還是抽象支持)需根據上下文判斷。
    • 對象特征: 其動作對象通常是地位較高、需要保護或值得尊敬的人(如君主、長輩)。
    • 行為主體: 動作發出者常為侍從、臣下、擁護者等。
    • 書面語與古語: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罕見,主要出現在古籍、曆史文獻或仿古文體中。

“扶擁”是一個古漢語複合動詞,其核心含義指(侍從等)攙扶并簇擁着(尊貴者或行動不便者)行進,強調恭敬、保護性的集體行動。在抽象層面,可引申指支持、擁護、擁戴。理解該詞需結合具體語境,其使用帶有明顯的古代書面語色彩。

主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扶擁”是一個漢語動詞短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析:

一、基本含義
“扶擁”的核心意義為扶持簇擁,指通過肢體或行動上的支持使某人或某物保持穩定,并形成群體性的圍繞狀态。該詞由“扶”(攙扶、幫助)和“擁”(圍攏、聚集)兩個動作疊加構成,強調集體協作的扶持行為。

二、詳細解釋

  1. 動作層面:既包含個體間的攙扶(如幫助站立或行走),也包含群體性的簇擁(如衆人圍繞保護)。
  2. 引申意義:可隱喻在困境中給予支持,例如“扶擁危局”表示共同維護困難局面。

三、使用場景

四、經典例句
宋代蘇轼《次前韻再送周正孺》中“遙知句谿路,老稚相扶擁”,生動描繪了老人與孩童相互扶持、結伴而行的畫面。

提示: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詞源考證,可參考、5、8的古典文獻引用。

别人正在浏覽...

八一面碧石博縱逋米出生地主義搭拉密聃周法見風噤蜂旗馮唐白首黼純該當更興革制圭表歸饷規儀谷積骨頭架子霟霘降幟金钿靜襟今古京鎮酒牓颽風口供焜晃困擾臘雞頭煉蜜斂息醴辭厘睫靈根六飲龍門點額履絇迫近遣兵調将乾媽崎锜蘧然深劾十頭霜庭飼料縮重推拒歪風邪氣瓦脊委綴铦锷詳覈香徑閑離仙人蓋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