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閑暇歇息。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褚生》:“嘗從塾師讀於僧寺……内有 褚生 ,自言 山東 人,攻苦講求,略不暇息。”
“暇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基本釋義
指閑暇時的歇息,即利用空閑時間休息。該詞由“暇”(空閑時間)和“息”(休息)組合而成,強調在忙碌中抽空休整。例如《聊齋志異·褚生》中提到“攻苦講求,略不暇息”,描述褚生刻苦學習而無暇休息的狀态。
發音與結構
應用場景
多用于書面語境,如古文或文學作品中,表達在繁忙中争取短暫休息的狀态。例如:“終日勞碌,偶得暇息”,體現對時間稀缺性的感慨。
近義詞辨析
參考來源
權威詞典如《漢典》和《漢語辭海》均收錄該詞,釋義一緻,可佐證其規範性。
《暇息》是一個古代漢字詞彙,意為“閑暇的休息”。它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暇”和“息”。
拆分部首:
- “暇”字的部首是“日”,表示與太陽和光明相關的事物。
- “息”字的部首是“心”,表示與心思、情感相關的事物。
筆畫:
- “暇”字共有13劃。
- “息”字共有10劃。
《暇息》最早記載于先秦時期的《禮記·曲禮上》中,原文:“若食然後暇息”。後來,這個詞逐漸被人們引申為閑暇的休息、放松。 在繁體字中,暇字和息字的形态與簡體字基本一緻。
在古時候,暇字的寫法與現在的略有不同,古代寫法中的“日”字下方有一點,表示太陽光線的照射。
而古代的息字用的是簡化形态,省去了現在的“心”字下面的橫足。
1. 忙碌了一整天,晚上終于有些暇息了。
2. 在忙碌的生活之外,我們也需要適當的暇息來放松自己。
1. 愉暇:愉快的休息。
2. 閑暇:閑散的休息時間。
3. 暇日:閑暇的日期。
1. 休憩:休息、放松。
2. 暫時歇息:暫停工作或勞動。
1. 忙碌:繁忙、沒有空閑時間。
2. 勤奮努力:努力工作、沒有休息時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