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輝耀。 晉 葛洪 《抱樸子·诘鮑》:“靈禽嗈喈於阿閣,金象焜晃乎清沼。”
“焜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基本釋義
拼音為kūn huàng,意為“輝耀”,形容光芒閃耀、明亮奪目的狀态。例如《抱樸子·诘鮑》中“金象焜晃乎清沼”一句,即用“焜晃”描繪金屬雕像在清澈池水中閃耀的景象。
古籍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葛洪的《抱樸子》,屬于較為典雅的書面用語,現代日常使用較少,多用于文學或特定語境中。
構詞與關聯
使用建議
該詞適合用于詩歌、古文翻譯或藝術描寫,若需表達類似含義的現代詞彙,可替換為“閃耀”“熠熠生輝”等更通俗的表達。
焜晃是一個多音字,有兩個不同的意思。一是指燦爛輝煌、明亮璀璨的樣子;二是指光亮耀眼、閃爍的樣子。
焜晃的第一個字“焜”是由火和昆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1,其中火部為4畫,昆部為7畫。第二個字“晃”是由日字旁和荒字旁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1,其中日字旁為4畫,荒字旁為7畫。
焜晃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其中,“焜”源于古代文字,意為光明、輝煌。而“晃”指的是光亮閃爍,也有輝煌茂盛之意。這兩個字合在一起形成“焜晃”,用來形容光彩照人、耀眼奪目的樣子。
在繁體字中,“焜”字保持不變,而“晃”字的右邊會加上額外的橫筆,成為“晃”字的繁體形式。
古時候,“焜”字的寫法較為繁複,由12個筆畫組成。其字形結構更加複雜,與現代漢字寫法有一定差異。而“晃”字在古代寫法中與現代寫法基本保持一緻。
他身穿金色的禮服,在舞台上焜晃閃耀。
月光下,大海波瀾起伏,星星點點的光芒焜晃着。
光焜、輝焜、焜爛、明焜、耀焜
閃耀、輝煌、光彩奪目、耀眼
暗淡、黯淡、無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