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德高年之士。 唐 李翺 《卓異記·三拜左仆射》:“自 武德 至 長安 四年已前,兩度拜左僕射,為正丞相。其後以南省事疎,乃帶平章之號,然非耆德碩老有嘉名者,莫得居之焉。”
“耆德碩老”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qí dé shuò lǎo,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指年長且德行高尚、學識淵博的人,強調對德高望重長者的尊稱。
常用于正式場合或書面語中,表達對長者的敬意,例如: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釋義與現代詞典解釋,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卓異記》原文或權威漢語詞典。
《耆德碩老》是一個詞組,用來形容年紀很大卻仍然品德高尚、才智出衆的老年人。
《耆德碩老》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按照字的先後順序分别為耆、德、碩、老。筆畫分别為耆(7畫)、德(9畫)、碩(11畫)、老(6畫)。
《耆德碩老》這個詞組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化,它是傳統文人士人對那些年紀很大卻仍然保持高尚品德和出衆才智的老年人的一種稱謂。這個詞用以贊美那些不論年歲已高但仍然保持優秀品質的老人。
《耆德碩老》的繁體寫法是《耆德碩老》。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耆的古字形為老人頭上的發絲;德的古字形為人加兩點,表示高尚的品德;碩的古字形為石頭的加彎曲直線;老的古字形為人頭上有發絲。
他雖年紀已長,但仍保持着高尚的德行和卓越的才智,真是一位典型的《耆德碩老》。
耆賢、德高望重、碩果累累、老而不衰
耆宿明智、德高望重、碩學通達、老成持重
少不更事、品行低劣、愚昧無知、年輕有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