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烏的意思、何首烏的詳細解釋
何首烏的解釋
植物名。蓼科,多年生纏繞草本,本名交藤,根莖俱可入藥。 宋 高承 《事物紀原·草木花果·何首烏》:“﹝何首烏﹞本曰夜合藤。昔有姓 何 人,見其葉夜交,異于餘草,意其有靈,採服其根,老而不衰,頭髮愈黑,即因之名曰‘何首烏’也。一曰即其人姓名。” 魯迅 《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着,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參閱 唐 李翺 《何首烏方錄》、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何首烏》。
詞語分解
- 何的解釋 何 é 疑問代詞(a.什麼,如“何人?”b.為什麼,如“何必如此?”c.哪樣,怎樣,如“何不?”“何如?”d.哪裡,如“何往?”e.發表反問,如“何樂而不為?”)。 副詞,多麼:何其壯哉! 姓。 何
網絡擴展解釋
何首烏是蓼科何首烏屬的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其幹燥塊根是傳統中醫的重要藥材,具有豐富的藥用和文化内涵。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特征與植物學信息
- 學名:Fallopia multiflora(或Polygonum multiflorum),又稱多花蓼、紫烏藤,分布于我國陝西、甘肅、華東、雲貴等地。
- 外觀:塊根呈團塊狀或不規則紡錘形,表面皺縮,斷面有雲錦狀花紋,質地堅實。
二、藥用價值
-
傳統功效
中醫認為其可補肝腎、益精血、烏須發、強筋骨,常用于治療須發早白、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等症。《本草綱目》稱其“滋補良藥,功在地黃、天門冬諸藥之上”。
-
現代藥理作用
- 抗氧化與抗衰老:含二苯乙烯苷、蒽醌類化合物,可清除自由基。
- 降血脂與護肝:卵磷脂等成分減少膽固醇沉積,預防動脈硬化。
- 潤腸通便:生用含纖維,促進腸道蠕動。
-
生熟異用
- 生何首烏:解毒消癰、潤腸通便,適用于瘡癰、便秘。
- 制何首烏(炮制後):增強補益作用,用于肝腎不足、精血虧虛。
三、文化内涵與傳說
- 名稱由來:相傳唐代何田兒因服用此藥白發轉黑、延年益壽,故得名“何首烏”。
- 成語象征:比喻人年老而頭發烏黑,象征健康長壽。
四、使用注意事項
- 禁忌:長期過量使用可能引起肝損傷,需遵醫囑。
- 適用人群:血虛、肝腎不足者適宜;孕婦、濕痰重者慎用。
如需更全面的信息,可參考《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何首烏》這個詞的意思
《何首烏》是一個中草藥的名字,也被廣泛用于民間醫學中。它起源于中國傳統草藥醫學,被認為有益于身體健康和延年益壽。何首烏具有養血潤燥、補腎強筋等作用,被用于治療肝腎陰虛、腰膝酸軟等症狀。
拆分部首和筆畫
《何首烏》這個詞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别是“何”、“首”和“烏”。
- “何”的部首是人,總筆畫數為7。
- “首”的部首是首,總筆畫數為9。
- “烏”的部首是烏,總筆畫數為4。
來源和繁體
《何首烏》這個詞源于中醫中草藥的描述,是指何首烏這種草藥的名稱。在繁體中文中,它的寫法仍然是「何首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一定差異,但《何首烏》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和現代寫法非常接近。因為它是草藥的名字,所以在古代也用“何首烏”來表達。
例句
1. 近年來,很多人開始重視中草藥的保健功效,何首烏成為備受關注的天然草本。
2. 請問您有沒有賣何首烏的藥材或片劑?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 組詞:何首烏素、何首烏片、何首烏茶
- 近義詞:烏發草、烏頭、續斷
- 反義詞:白首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