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寇心的意思、寇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寇心的解釋

賊心;邪心。 清 嚴如熤 《三省邊防備覽·策略》:“四面老林,一二棚民之外别無土著,稽防稍疎,輒起寇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寇心”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kòu xīn,其核心含義為賊心、邪心,指心懷不軌或侵略意圖。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字源與用法

  1. 構詞分析
    “寇”從“宀”(房屋)、“元”(人)、“攴”(持械擊打),會意“持械入室侵犯”,後泛指盜匪或侵略行為()。
    “心”指人的思想核心,組合後“寇心”強調内心的邪念或侵略性。

  2. 文獻用例

    • 清代嚴如熤《三省邊防備覽·策略》提到:“稽防稍疎,輒起寇心”,指疏于防範易引發邪念()。
    • 唐代窦常詩句“試與惸嫠話,猶堅借寇心”,以“借寇心”暗喻對侵略者的警惕()。

相關擴展


“寇心”是古漢語中帶有貶義的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文獻或文學創作中。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權威古籍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寇心

寇心(kòu xīn)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寇(kòu)的部首為宀,寇的總筆畫數為10;心(xīn)的部首為忄,心的總筆畫數為4。

寇心的來源

寇心這個詞語來源于《史記·秦始皇本紀》:“寇心者,孔子曰;‘寇自破也。”意指心中有惡念,有害國家民衆的行為。

繁體

繁體字“寇”仍然保持原貌,寫作“寇”;繁體字“心”寫作“心”。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字形并未發生太大變化。唯一可能的變化是在字體書法上的差異。

例句

他的寇心露露無疑,令人不寒而栗。

組詞

寇海(海裡的敵人)、寇盜(盜竊犯)、心思寇慮(心思被懼怕和憂慮所占據)。

近義詞

内心犯憂、邪惡的心思。

反義詞

仁心、善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