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撫。 明 唐順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銘》:“君居縣數年,告訐請託之俗為之一變;其在 武定 ,則尤以鎮靜拊綏疲人。”
“拊綏”是一個文言詞彙,意為安撫,常見于古代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明代唐順之《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銘》中提到:
“君居縣數年,告讦請托之俗為之一變;其在武定,則尤以鎮靜拊綏疲人。”
此處“拊綏”指通過鎮靜、安撫的方式治理百姓,平息紛争。
“拊綏”屬于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曆史文獻、古典文學或研究性文本中,描述治理者或上位者的安撫行為。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銘》等明代史料。
拊綏(fǔ suī)是一個以手輕輕拍打安撫的意思的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拊”和“綏”。
“拊”(fǔ)是由手(扌)和甫(fǔ)組成的,它的意思是用手輕柔地拍打、安撫。在漢字中,它的部首是手。
“綏”(suī)是由纟(sī)和隹(zhuī)組成的,它的意思是平定、安撫、安慰。在漢字中,它的部首是纟。
拊綏這個詞的總筆畫數是13畫,其中“拊”的筆畫數是8畫,“綏”的筆畫數是5畫。
标題:拊綏的來源、繁體及古時候漢字寫法拊綏一詞出自漢代文學家劉向的《說苑》一書。《說苑》是一本集合了各種寓言和道德故事的文學作品,它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社會和人際關系等方面。
在繁體字中,“拊綏”的寫法沒有特殊變化,保持了與簡體字相同的形式。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可能會有一些變化。然而,根據我所查到的信息,目前沒有發現關于“拊綏”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的具體記錄。
标題:拊綏的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例句:
1. 他輕輕地拊綏着孩子入睡。
2. 在這個疲憊的夜晚,聽一首柔和的音樂可以拊綏心靈。
組詞:
拊撫、綏靖、拊掌、綏甯。
近義詞:
撫慰、安撫、安慰、安撫。
反義詞:
激怒、驚擾、煩躁、激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