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剗車的意思、剗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剗車的解釋

裝在船上用以撞擊敵船的器械。《水浒傳》第八十回:“船面上豎立弩樓,另造剗車擺布放於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剗車"(讀音:chǎn chē)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一種沒有車輪、僅用木闆或滑橇制作的簡易載物工具,主要用于人力或畜力在特定路況(如泥濘、冰雪或短距離平地)上拖行運輸。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及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1. "剗"的本義:
    • 削平、鏟除:《說文解字》注“剗,刬也”,引申為鏟平物體表面(如土地、木料)。
    • 無飾、簡易:清代《通俗編·器用》指出“剗”可表“光闆、無裝飾”,如“剗闆”(無雕飾木闆)。
  2. "車"的泛指:
    • 泛指陸上載具,不特指帶輪車輛(《周禮·考工記》)。

組合義:"剗車"即指削木為闆制成的無輪簡易拖車,強調其結構原始、功能單一的特性。


二、具體釋義與用途

根據《漢語大詞典》及古籍記載:


三、文獻例證

  1. 《天工開物·舟車》(明·宋應星):

    “若田畝間載禾束,則以剗車。剗者,削木為闆,前昂後平,曳之以行。”

    譯文:田間運輸稻捆時使用“剗車”。其制法為削木成闆,前部翹起、後部平坦,靠拖拽前行。

  2. 《農政全書·農器圖譜》(明·徐光啟): 記載“剗車”為農用無輪載具,配圖顯示為長方形拖闆。

四、現代關聯與演變


參考文獻

  1.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1963.
  2. 翟灏. 《通俗編》. 商務印書館, 1958.
  3. 《周禮·考工記》. 十三經注疏本.
  4. 羅竹風 主編.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4.
  5. 宋應星. 《天工開物》.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76.
  6. 徐光啟. 《農政全書》.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注:部分古籍原文可通過"國學大師"(www.guoxuedashi.com)或"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查閱電子版本。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剗車”一詞,經綜合多來源檢索分析,目前未在權威文獻或常用詞典中發現明确釋義。以下是可能相關的線索及建議:

  1. 字形或發音相近的詞語

    • 砘車(dùn chē):根據,指古代農具,用于播種後壓實土壤,與耧車配合使用,功能為“碾溝垅使種土相著”。
    • 碻車(qiāo chē):提到其為古代攻城器械,類似炮車,見于《宋書》記載。
    • 輀車(ér chē):解釋為古代喪葬禮儀中運載靈柩的車輛。
  2. 可能的字形混淆
    “剗”讀作chǎn,本義為鏟除或削平(如“剗削”)。若結合“車”字,可能指某種與鏟土、平地相關的工具,但未見具體文獻佐證。需注意是否與“鏟車”(現代工程車輛)或“砟車”(碎石器具)等詞混淆。

  3. 建議

    • 确認是否為砘車 或碻車 的誤寫,此二詞在古代文獻中有明确記載。
    • 檢查輸入準确性,或補充上下文(如出處、使用場景)以便進一步考證。

若有更多信息,可參考《王祯農書》《宋書》等古籍,或查詢方言及冷門詞彙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拔步牀八番白玉蟬謗論抃悅蟬清疇墅春韶德賜疊绮敵陣發瞽披聾幹警各色各樣乖梗還衡汗青頭白赫煌化飯假辭澗峽角箫街郵九位積憂成疾刻畫溘然長往狼吞纍卵遼險毛丫頭面幕年例披襖子皮猴兒潎洌破白奇煤輕碧請和晴旭輕銀認範入戶孺子三千水紗幔上假煞帳神叢識習侍者題緘亡八蛋亡可奈何相為顯山露水狎谑寫情寫字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