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桑皮紙。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造皮紙》:“又桑皮造者曰桑穰紙,極其敦厚,東 浙 所産, 三吳 收蠶種者必用之。”參見“ 桑穰 ”、“ 桑皮紙 ”。
桑穣紙,又稱桑皮紙,是一種以桑樹皮為原料制成的傳統手工紙。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該詞由“桑”“穣”“紙”三字組成:“桑”指桑樹;“穣”通“瓤”,此處指桑樹皮的纖維部分;“紙”即紙張。整體指用桑樹内皮纖維制造的紙品。
文獻記載
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記載:“又桑皮造者曰桑穰紙,極其敦厚,東浙所産,三吳收蠶種者必用之。”說明其質地厚實,且江浙一帶曾用于蠶種保存。
制作與特性
以桑樹韌皮纖維為原料,經過浸泡、蒸煮、捶打、晾曬等工序制成。成品具有纖維長、韌性好、耐保存的特點,尤其適合書寫、包裝或特殊用途(如蠶種保護)。
相關延伸
桑皮紙在中國古代屬于高級紙張,與宣紙齊名,唐代便用于官方文書。現代因其環保特性,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注:此背景信息為補充說明,未直接引用搜索結果)。
注:不同文獻對“穣”字釋義存在差異,部分解釋為“禾稈”,但在該詞中專指桑樹皮纖維。
《桑穣紙》是指用桑樹的樹皮制作的紙張。它是一種古老而珍貴的紙張,常用于繪畫、書法和古籍保存。
《桑穣紙》的拆分部首是「木」和「纟」。其中,「木」是指木頭,「纟」是指絲綢。它包含了12個筆畫。
《桑穣紙》一詞源自《說文解字》,是古代的一種紙張名稱。在繁體字中,「桑穣紙」的寫法是「桑穰紙」。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一些與現代不同的變化。《桑穣紙》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桒穣紙」。
1. 我買了一張桑穣紙來寫毛筆字。
2. 這幅山水畫是用桑穣紙繪制的。
3. 這本古籍保存得很好,是用桑穣紙制作的。
1. 桑樹
2. 紙張
3. 書法
4. 繪畫
5. 古籍
1. 桑紙
2. 桑葉紙
3. 桑皮紙
1. 木紙:用木材制作的紙張。
2. 絹紙:用蠶絲制作的紙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