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駕馭 ”。1.駕駛車馬。《呂氏春秋·尊師》:“視輿馬,慎駕禦;適衣服,務輕煗。”《淮南子·修務訓》:“馬不可化,其可駕禦,教之所為也。” 唐 黃滔 《水殿賦》:“天子乃縱巡遊,極駕馭,登巨艦以龍躍,擴深扃而虎踞。” 清 錢澄之 《田園雜詩》之二:“教我駕馭法,使我牛背行。”
(2).驅使;控制。《三國志·吳志·張昭傳》:“夫為人君者,謂能駕禦英雄,驅使羣賢。” 晉 陶潛 《孟府君傳》:“﹝ 桓溫 ﹞從容謂君曰:‘人不可無勢,我乃能駕禦卿。’”《周書·文帝紀下》:“恩信被物,能駕馭英豪,一見之者,鹹思用命。” 唐 杜甫 《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君王自神武,駕馭必英雄。” 茅盾 《子夜》十四:“一會兒,他覺得 屠維嶽 這人本來就不容易駕馭:倔強,陰沉,膽子忒大。”
“駕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駕駛車馬
指控制車馬行進的能力,如“這匹馬不好駕禦”()。該用法在古代文獻中常見,例如《呂氏春秋·尊師》提到“慎駕禦”,強調對車馬的謹慎操控()。
驅使與控制
引申為對人或事物的掌控,例如“駕禦英雄,驅使群賢”(《三國志》),或“駕禦自然”表示征服自然()。現代也用于形容對複雜局面的把控能力()。
“駕禦”是一個兼具具象與抽象含義的詞彙,其核心為“控制與驅使”。盡管現代更傾向使用“駕馭”,但“駕禦”仍存在于曆史文獻和特定表達中。如需進一步溯源,可參考《呂氏春秋》《三國志》等古籍()。
駕禦,是一個動詞,指駕馭、操控、掌控的意思。它形容一個人能夠熟練地駕駛控制某種交通工具或控制某種力量、情緒等。
駕禦的拆分部首是馬(zuo馬右-汽),總計12個筆畫。
駕禦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最早是用來形容駕駛車馬的。在繁體字中,駕禦的寫法保持了簡體字的形式,沒有特别的變化。
在古代,駕禦這個詞的寫法略有不同。駕字是在車上加上人,意為坐在車上;而禦字是上面加上馬,表示駕馭馬車。所以古時駕禦寫作“車禦”。
1. 他駕禦着汽車熟練地穿行在繁忙的城市街道上。
2. 她駕禦着一支軍隊,戰勝了強敵。
3. 這位選手駕禦舞台,表演得非常出色。
組詞:駕駛、駕車、駕馭、掌控。
近義詞:駕駛、操縱、控制。
反義詞:被控制、被驅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