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rubble]
(2) 被水沖蝕的石塊、粗碎石,用于粗圬工中,或作為牆體面層之間的填充材料
(3) 從采石場采來的粗石
(4) 毛石砌體
(5) [ashlar]∶用毛石砌成的砌體
毛石是建築工程中常見的天然石材,指未經精細加工、形狀不規則的石料,通常直接來源于采石場的爆破或人工開鑿。以下是具體解釋:
毛石多用于:
砌築時需使用砂漿填充縫隙,疊砌面的粘灰面積需超過80%以保證整體性。
總結來看,毛石憑借其自然形态和經濟性,廣泛用于粗犷型建築工程,但需滿足特定技術參數以确保安全性。更多細節可參考權威建築規範或行業标準。
毛石是指具有毛狀紋理或表面凹凸不平的石頭。這種石頭由于其天然的不規則形狀和獨特的紋理,常被用于建築和園林設計中的裝飾。
毛石的部首是石字旁,總筆畫數為9。
“毛石”一詞來源于漢語。其中,“毛”是指不平整、粗糙,而“石”則是石頭的意思。合在一起,形容石頭表面的紋理凹凸不平、粗糙。
繁體字寫作「毛石」。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毛石的寫法可能略有差異,但整體的意義和形狀基本相同。
1. 這座建築外牆使用了毛石裝飾,使得整體呈現出一種古樸而自然的美感。
2. 園林中的小徑鋪滿了毛石,步行其間,腳下觸感極佳,宛如漫步于大自然之中。
1. 打磨毛石
2. 毛石雕刻
3. 毛石牆
毛石的近義詞包括:花崗石、石子、斑岩。
毛石的反義詞是:光面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