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供的意思、奉供的詳細解釋
奉供的解釋
謂奉獻貢品。 漢 陸賈 《新語·無為》:“ 周公 制作禮樂……而四海之内,奉供來臻。”
詞語分解
- 奉的解釋 奉 è 恭敬地用手捧着:奉觞(舉杯祝酒)。奉獻。奉祀。奉承(恭維,讨好。“承”讀輕聲)。 尊重,遵守:奉公守法。奉為圭臬(把某些言論或事物當作準則)。奉行故事(按老規定辦事)。 敬辭,用于自己的舉動涉
- 供的解釋 供 ō 準備着東西給需要的人應用:供給(?)。供求。供應。供需。供銷。提供。供不應求。 求 供 ò 奉獻:供養。供獻。供奉。供佛。供職。 祭祀用的東西:供桌。供品。供果。上供。 被審問時在法庭上述說
網絡擴展解釋
“奉供”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fèng gòng(注音:ㄈㄥˋ ㄍㄨㄥˋ),由“奉”(上下結構)和“供”(左右結構)組成。
- 核心含義:指“奉獻貢品”,即向尊貴對象(如君主、神明、祖先等)進獻物品以示敬意或服從。
二、出處與例證
- 文獻來源:最早見于漢代陸賈《新語·無為》:“周公制作禮樂……而四海之内,奉供來臻。”意指周公制禮後,四方主動進獻貢品以示臣服。
- 造句示例:
- “周公以禮樂教化天下,使得諸侯奉供來朝。”
- 現代可引申為“以一奉百”,即少數人生産供養多數人。
三、易混淆詞辨析
- 與“供奉”的區别:
- 讀音:“供奉”讀作gòng fèng,兩字順序不同。
- 含義:“供奉”更側重祭祀、侍奉(如供奉神佛)或特指宮廷技藝人員(如唐代“樂工供奉”),而“奉供”專指進獻貢品的行為。
四、擴展信息
- 社會意義:古代常用于描述諸侯向中央王朝進貢,體現等級制度與政治依附關系。
- 現代用法:較少使用,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比喻性表達(如“名人效應下,真理仿佛需向權勢奉供”)。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代典籍《新語》或唐代制度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奉供》這個詞在漢語中有着重要的意義。下面是這個詞的相關信息:
意思
《奉供》意味着以虔誠的态度向神明或高尚的存在獻上供品,表示敬意和感恩。
拆分部首和筆畫
《奉供》的拆分部首是“奉”和“供”,其中“奉”是“大”的上面加上“貝”,“供”是“公”的右邊加上“亻”。它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奉供》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們在古時候認為通過獻上供品可以與神明相連,從而得到保佑和庇護。
繁體字
《奉供》的繁體字是「奉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偶爾也會使用「奉共」或「奉貢」來表示《奉供》這個意思。
例句
1. 他虔誠地奉供了一束鮮花給神明。
2. 他每天早晨都會奉供祖先的牌位。
組詞
奉獻、供奉、供品、奉獻者、供養
近義詞
獻祭、供奉、奉獻
反義詞
扣留、奪取、剝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