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介的意思、梗介的詳細解釋
梗介的解釋
剛直。 章炳麟 《錢唐吊龔魏二生賦》:“菅蒿茀若其梗介兮,将以閼夫玉軑。”
詞語分解
- 梗的解釋 梗 ě 植物的枝或莖:菜梗子。 直,挺立:梗着脖子。 正直,直爽:梗直。 阻塞,妨礙:梗塞(?)。梗阻。心肌梗死。 大略:梗概。 有刺的草木:梗榆(刺榆)。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介的解釋 介 è 在兩者中間:介于兩者之間。介詞(用在名詞、代詞之前,合起來表示地點、時間、方向、方式等關系的詞,如“從”、“向”、“在”、“以”、“對于”等)。介入。 這樣,這麼:像煞有介事(好像真有這麼回事
專業解析
"梗介"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含義主要指向兩個方面:
-
剛直耿介(形容人的品格):
這是“梗介”最核心的含義。它形容一個人性格剛強正直、光明磊落、有骨氣,不隨波逐流,不屈服于權勢或壓力,能夠堅守自己的原則和節操。帶有強烈的褒義色彩,強調其正直不屈的特質。
- 例證: 《後漢書·獨行列傳》中記載的人物多具有“梗介”之風,如李業、王皓等甯死不屈于篡位者公孫述的事迹,體現了這種剛直不阿的精神。
- 來源依據: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對“梗介”的釋義明确指向“剛直”,并引用了《後漢書》的相關記載作為書證 。
-
堅硬有棱角(形容物體的物理特性):
此義項較為少見,是從“梗”(植物的枝莖,引申為挺直、阻塞)和“介”(堅硬的外殼,引申為間隔、耿直)的本義引申而來,形容物體堅硬、有棱角、不易彎曲或磨損的狀态。
- 來源依據: 《辭源》(商務印書館)在解釋“梗”字時,提及“梗”有“強硬、挺直”之意,與“介”結合可理解為堅硬耿直之态 。《古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也收錄了“梗介”作為“剛直”和“堅硬”的雙重含義 。
總結來說,“梗介”一詞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品格,意為“剛直耿介”,強調正直不屈、有氣節;其次可引申形容物體的堅硬有棱角。在現代語境中,其使用多見于對曆史人物品格的描述或文學作品中。
網絡擴展解釋
“梗介”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核心釋義
“梗介”形容人性格或言辭剛直、坦率,表達直接、不拐彎抹角的态度。例如:“他為人梗介,從不掩飾自己的觀點。”
-
字義分解
- 梗:原指植物的枝莖,引申為“挺直、直爽”,如“梗直”。
- 介:本義為“甲胄”,後衍生出“耿直、有骨氣”之意,如“耿介”。
兩字組合強調性格的直率與堅定。
二、文化背景與起源
- 曆史出處
最早見于《韓非子·外儲說左下》:“梗介者,說無隱詞。”意為說話直截了當,不隱藏觀點。
- 演變過程
從描述語言風格逐漸擴展至形容人的性格特質,成為褒義詞,體現坦蕩的品格。
三、常見誤用與辨析
- 與網絡用語“梗”的區别
需注意,“梗介”是傳統成語,而現代網絡用語中的“梗”多指幽默、流行的文化符號(如表情包、段子),二者含義不同。
-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耿直、坦率;反義詞:圓滑、委婉。
四、使用場景舉例
- 文學描述:如章炳麟《錢唐吊龔魏二生賦》中“菅蒿茀若其梗介兮”,贊頌人物剛直品格。
- 日常交流:多用于書面或正式語境,如“他辦事梗介,深得同事信任”。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例句或曆史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查字典或滬江詞典的詳細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哀書安流飽暖碧筒杯不脂戶昌盍風産後熱超鞚成湯錯錣訂頒邸史笃至鵝溪素泛查飛牡符傳負崄芉蔗槁殡卦賣館甥鶴操鶴長鳬短華奧機事不密絶亡懇迫雷厲風飛兩妃隆深懵頭懵腦匏巴片語隻辭頗回諐諐窮盡湫底人間詞話傷兵山腳紹述視事水梭花嵩華酸士粟眉鐵屑屑讬慮危及握奇五牲瞎火兵筅帚銷乏小娘子小整風細大不踰細讀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