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哥本哈根的意思、哥本哈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哥本哈根的解釋

丹麥首都,全國最大商港。人口173萬(1994年)。是北歐最大城市和海陸空交通樞紐。工業有造船、機器制造、食品等。有傑勞噴泉、趣伏裡娛樂園等旅遊勝地。海濱公園的美人魚銅像,是城市象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哥本哈根(Gēběnhāgēn)是一個專有名詞,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指代丹麥王國的首都。其釋義通常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1. 地理屬性

    哥本哈根是北歐國家丹麥的首都、最大城市及主要港口。它位于丹麥西蘭島東部,與瑞典的馬爾默隔厄勒海峽相望。

  2. 政治經濟地位

    作為丹麥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哥本哈根是丹麥中央政府、議會以及王室所在地。同時,它也是北歐地區重要的金融、商業和設計中心。

  3. 詞源與字面含義

    “哥本哈根”是漢語對丹麥語名稱“København”的音譯。其丹麥語原意可追溯至中世紀的“Køpmannæhafn”,意為“商人的港口”或“貿易港”,反映了該城市作為重要商貿樞紐的曆史淵源。

  4. 文化象征意義

    在漢語語境中,“哥本哈根”常被用以指代丹麥的整體形象或北歐生活方式的典範,尤其以其高生活質量、自行車文化、曆史建築(如小美人魚雕像)和現代設計聞名。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哥本哈根”的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釋:

一、作為城市名稱的釋義

  1. 地理與地位
    哥本哈根(丹麥語:København)是丹麥的首都及最大城市,也是北歐地區最大的城市和海陸空交通樞紐。截至1994年,人口約173萬,擁有造船、機械制造、食品等工業,并以海濱公園的美人魚銅像為城市象征。

  2. 名稱由來與曆史
    其丹麥語原意為“商人的港口”或“貿易港”,源于12世紀從漁村發展為貿易港口的曆史。15世紀成為丹麥首都,并在北歐地區占據文化和商業主導地位。

  3. 氣候與文化
    受墨西哥灣暖流影響,氣候溫和,冬季平均氣溫約0℃,夏季16℃。作為古城,擁有傑勞噴泉、趣伏裡娛樂園等旅遊勝地。

二、量子力學中的“哥本哈根解釋”

該術語屬于物理學範疇,由尼爾斯·玻爾等人提出,核心觀點包括:

其他引申含義

部分資料提到“哥本哈根”在中文語境中可能被引申為“結果不确定”的成語,但這一用法尚未被權威詞典廣泛收錄,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數據或物理理論細節,可參考來源網頁(如、6、8)。

别人正在浏覽...

熬眼敗神避退不棄倉忙長迤程試吃不得鹾稅導航台登軸而下凡侶封胡福不重至,禍必重來貢金酣紅含蓼問疾漢民寒垧豪梁謞噪皇忏呼膿檢栝繭稅節節敗退節末進狩廄将峻刑峻雅科貢枯偏累土聚沙潦鬼流言止于智者狸子龍腦薄荷羅池荦确帽徽冥行抹鼻子男觋盤歧蒲墩兒凄感頃刻時憲法蘇丹台嚴貼補通軌恸切屠沽為久勿然弦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