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恸切的意思、恸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恸切的解釋

謂悲痛之極。 南朝 梁簡文帝 《東宮上掘得慈覺寺鐘啟》:“覽啟增思,撫端深悲,慟切視奩,哀踰封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恸切”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恸切”意為極度悲痛,形容悲傷達到極點。該詞由“恸”(極度悲哀)和“切”(深切)組合而成,強調情感的深刻與劇烈。

詞源與用法

  1. 構詞分析:

    • 恸(tòng):本義指極度哀痛或大哭,如《論語》中“顔淵死,子哭之恸”。
    • 切(qiē):此處表示程度深,與“深切”類似,而非“切割”之意。
  2. 古代文獻用例: 南朝梁簡文帝在《東宮上掘得慈覺寺鐘啟》中寫道:“覽啟增思,撫端深悲,恸切視奁,哀逾封箧”,描述哀傷之深。

現代語境

現代漢語中,“恸切”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作品中,表達強烈悲痛,日常口語較少使用。例如:“噩耗傳來,家人恸切不已。”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古典文獻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恸切的意思

《恸切》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悲痛欲絕,痛哭流淚。

拆分部首和筆畫

恸(忄襪)切(刀刀)

恸共有9個筆畫。

來源

恸切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它由兩個古代漢字組成,恸意味着痛哭悲傷,切意味着割裂心肉,表示極度痛苦和悲痛的狀态。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谷風》一詩中。

繁體

恸切的繁體字為「慟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恸切的寫法略有變化。恸的古文寫法為「恸」,它的字形中間有一個較大的水滴狀,表現出涕淚交流的形象。切的古文寫法為「切」,與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

1. 失去兒子的母親恸切地哭泣。

2. 在葬禮上,親友們都表現出恸切的悲傷情緒。

組詞

恸聲哭泣、切痛欲絕、恸切無比

近義詞

傷心痛哭、悲痛欲絕

反義詞

歡呼雀躍、喜笑顔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