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膏脂的意思、膏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膏脂的解釋

(1).脂膏,油脂。 清 黃燮清 《秋日田家雜詠》:“君看穫稻時,粒粒膏脂香。”

(2).猶言民脂民膏。 清 孫枝蔚 《徐州獨無戒石不知廢自何時》詩:“不顧膏脂盡,肯念俸祿厚。”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李昭信相公》:“然性驕奢貪黷,竭民膏脂。” 王闿運 《<湘潭縣志>序》:“休養百年,更為膏脂。” 梁啟超 《清議報一百冊祝辭》第五:“翌年己亥春秋之間, 剛毅 下 江 南 嶺 南,搜括膏脂,民不堪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膏脂”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指油脂或脂膏

泛指動植物所含的油質,可引申為滋養物質。例如:

2.比喻民脂民膏

多用于批判剝削行為,指統治者從民衆身上搜刮的財富。例如:


補充說明:

如需更詳細文獻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清代詩文及近代學者論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膏脂》是一個漢字詞語,用來指代一種潤滑或塗抹于皮膚上的脂類物質。下面是關于《膏脂》的一些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膏:左右結構,左邊是“⺼”部,表示肉類,右邊是“高”字部,表示音。總共有14個筆畫。 - 脂:上下結構,上邊是“⺼”部,表示肉類,下邊是“旨”字部,表示思想美好。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膏脂》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如《詩經》和《周禮》等。在繁體中,膏字的右邊多加一個“羔”字部,構成「羔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膏字的寫法并不完全一緻。有時候會用類似于「⺼高高」的結構,也有的會像現代簡體字中的寫法。 例句: 1. 媽媽抹了一層膏脂在我受傷的膝蓋上。 2. 這種膏脂有助于保護和滋潤皮膚。 組詞: 膏藥、膏方、膏體、膏狀 近義詞: 脂肪、油脂、膏油 反義詞: 幹燥、無油的、潤澤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