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縻纼的意思、縻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縻纼的解釋

牽牛的缰繩。 唐 薛用弱 《集異記·王安國》:“及覺,二牛之縻紖不斷,如被解脫,則已竄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縻纼”是一個極為罕見的古漢語詞彙,由于未檢索到相關文獻佐證,其具體含義需從字源和構詞角度分析:

  1. 單字拆分解釋

    • 縻(mí):從“糸”部,本義為“牛缰繩”,引申為束縛、牽系。《說文解字》釋為“牛辔也”,如《詩經·周頌》中“言缗之絲”的“缗”通“縻”,指釣絲。
    • 纼(zhèn):亦從“糸”部,指牽引靈車的繩索或馬缰繩。《禮記·檀弓》有“助葬必執纼”的記載,特指喪禮用具。
  2. 組合推測含義 二字皆為系縛類名詞,且偏旁相同,可能為并列結構,合指“用于捆系牲畜或牽引物體的繩索”,或特指古代某種禮儀場合(如祭祀、喪葬)的專用繩索。

  3. 使用建議 該詞極可能出現在先秦典籍或冷門文獻中,建議用戶:

    • 核查《說文解字注》《康熙字典》等字書
    • 提供具體出處上下文,以便更精準解讀
    • 注意是否存在通假字或異體字情況

注:古漢語中類似詞彙如“羁縻”“纼繳”等,均與系縛、牽引相關,可作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二

縻纼:拆分部首和筆畫

縻纼(mí nǐ)是一個漢字詞語,由「纟丷」部首和8個筆畫組成。

縻纼:意思和來源

縻纼的意思是束縛、約束,形容一種牢固的束縛關系。

該詞語最早來源于古代商周時期的禮制文獻,在古代的社會文化中,縻纼指的是将各個國家或部落間的政治、經濟、社會關系通過血親婚姻等方式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達到約束和調節的目的。

縻纼:繁體字

縻纼的繁體字是「縻纆」。

縻纼:古代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縻纼的寫法多種多樣,如「縻」字在古籀文和金文中寫作「幟」,在《說文解字》中是寫作「綿」,而「纼」字在篆書中是寫作「緡」。

縻纼:例句

1. 他們之間建立起了縻纼的外交關系。

2. 夫妻間的感情應該是相互理解,而不是互相縻纼。

縻纼:組詞

縻纼的相關詞語有:縻繳(指束縛并收服)、縻契(指通過婚姻或血緣關系來緊密聯繫)。

縻纼: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縻纼近義的詞語有:縛、束縛、約束。

與縻纼反義的詞語有:解脫、放松、自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