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驅傳的意思、驅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驅傳的解釋

(1).指傳車驿馬。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三:“驅傳,謂轉次行也。《爾雅》:‘驛,遽傳也。’ 郭璞 曰:‘皆傳車驛馬之名也。’”

(2).駕禦驿車。 北周 庾信 《拟詠懷》之十八:“擁節時驅傳,乘亭不據鞍。” 唐 魏徵 《賦西漢》:“驅傳 渭橋 上,觀兵 細柳屯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驅傳是古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動詞,其核心含義指駕駛驿站的傳車進行公務出行。該詞由"驅"(駕馭)和"傳"(zhuàn,驿車)兩個語素構成,最早見于漢代典籍,後成為古代公文往來的專用術語。

《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駕乘驿馬疾行",特指官員奉命傳遞文書或執行公務時的交通方式。唐代司馬貞在《史記索隱》中注釋"傳車"時提到:"傳者,若今之驿。古者以車,謂之傳車",說明驅傳與古代驿站制度密切相關。宋代《太平禦覽》引《續漢書》記載:"驿馬三十裡一置,皆率相稱",佐證了驅傳行為需要依托嚴密的驿站網絡支撐。

該詞在文學作品中常被用作仕途奔波的意象,如南朝詩人江總《贈賀左丞蕭舍人》中"驅傳牧南秦"的表述,生動描繪了官員赴任途中的場景。現代漢語中該詞已退出日常使用,但在研究古代交通制度、職官體系的學術著作中仍具重要研究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驅傳”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讀音為qū chuán,主要包含以下兩個義項:

1.指傳車驿馬

即古代用于傳遞文書、官員出行的專用車馬。此義項強調交通工具本身,常用于描述驿站系統内的快速交通方式。
出處:唐代玄應在《一切經音義》中解釋為“謂轉次行也”,并引用《爾雅》中“驛,遽傳也”,進一步說明其為驿馬傳車()。

2.駕禦驿車

指駕駛或乘坐驿車的行為,強調動作本身。例如北周庾信在《拟詠懷》中寫道“擁節時驅傳,乘亭不據鞍”,唐代魏徵也有“驅傳渭橋上,觀兵細柳屯”的描寫()。

補充說明

如需更詳細的文獻例證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飽經風霜襃朔笆竹不通冬溫夏凊端遠非功鋒镝餘生腹诽攻堅戰宮眷顧賴酣嬉後底花霾脖子歡朱國蛱蜨圖簡籍踐汙極睇極貴景望金鈴子禁夜郡旄課題快適糧胥聯珠六笙龍腦香龍韬陸地神仙悶郁面善木版水印鬧場惱悔潛耀齊軌傾渴人事不省奢縱史聃時蔬説東忘西苔藓天遣鐵石心腸同義語同舟共濟抟心揖志駝羊亡戶問省陷落險谀息除謝家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