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槁形灰心的意思、槁形灰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槁形灰心的解釋

形容身體衰弱,意志消沉。 明 唐順之 《答茅鹿門知縣》:“ 鹿門 所見於吾者,殆故吾也,而未嘗見夫槁形灰心之吾乎!”參見“ 槁木死灰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槁形灰心"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哲學意蘊的成語,其釋義可從詞源和典籍兩個層面解析:

一、詞義溯源 "槁形"本義指枯槁的形體,出自《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漢語大詞典》解釋為"形體瘦瘠"(來源: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2001年版)。"灰心"源于《莊子·齊物論》"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據《古代漢語詞典》釋義為"意志消沉,喪失熱情"(來源:中華書局《古代漢語詞典》2006年版)。二字組合形成複合意象,完整表達身心俱寂的狀态。

二、哲學内涵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蘇轼《與王元直書》:"念此愍愍,如痛定之人,思當痛之時,槁形灰心之後,雖百金在前,不可複得。"《莊子集釋》注疏指出,此語化用莊子"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坐忘境界(來源:中華書局《莊子集釋》2016年版)。《中國哲學大辭典》将其定義為"道家修養功夫達到物我兩忘的精神狀态"(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哲學大辭典》2014年版)。

三、文學運用 清代方東樹在《昭昧詹言》中評價陶淵明詩作時寫道:"讀陶公詩,須知其直抒即目,直摅胸臆,逼真如此,皆由槁形灰心而來。"此評注印證了該詞在傳統文論中的特殊地位(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昭昧詹言》1984年版)。《唐宋詩舉要》亦引此語評析王維山水詩的禅意境界(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唐宋詩舉要》2018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槁形灰心”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gǎo xíng huī xīn,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基本含義

形容人因遭受打擊或長期困境而身體衰弱、意志消沉,失去希望與勇氣,如同枯槁的植物和熄滅的灰燼。


詳細解析

  1. 詞源結構

    • 槁形:指植物幹枯失去生機,比喻身體衰弱;
    • 灰心:指心灰意冷,比喻精神層面的絕望。
      二者結合,從身體和心理雙重層面描述人的頹喪狀态。
  2. 出處與用法

    • 最早見于明代唐順之《答茅鹿門知縣》:“未嘗見夫槁形灰心之吾乎!”。
    • 多用于文學或正式語境,含貶義,強調因挫折導緻的全面消沉。
  3. 近義與關聯詞

    • 近義成語:灰心槁形(出自《莊子》,側重意志消沉與形體枯槁)。
    • 關聯詞:心如死灰、形如槁木。

使用示例


注意

該成語與“灰心槁形”易混淆,但出處不同,語境略有差異。若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莊子·齊物論》中的“灰心槁形”。

别人正在浏覽...

抱冰公事筆蘆弊謀并卷常川出位鲽離鹣背惰怠風化封戎福壽雙全梗河關門大吉華爾街觳薄降播降辇踐實睑炎交相輝映進幹經說九枝花遽委克勵課寫枯朽之餘麟跱柳灣録第蛖蜄明罰勑法冥默末庭弄得好怒喝配坐披霜輕逸祈向诠擇讓畔染後弱翅沙龍山岅上術賞信罰必滲金適道桃紅柳緑天高氣清蜩蝒提珩提育痛疾委寄五量店縣斾蟹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