録第的意思、録第的詳細解釋
録第的解釋
(1).按名次錄用。《後漢書·蔡邕傳》:“臣每受詔於 盛化門 ,差次録第,其未及者,亦復隨輩皆見拜擢。”
(2).編次。 漢 王褒 《九懷》序:“追而愍之,故作《九懷》,以裨其詞。史官録第,遂列于篇。”
詞語分解
- 録的解釋 録 ù 見“錄”。 筆畫數:; 部首:釒; 筆順編號:
- 第的解釋 第 ì 次序:第一。次第。等第。 科舉考試及格的等次:科第。及第。落第。 封建社會官僚貴族的大宅子:宅第。府第。門第。進士第。 但:運動有益于健康,第不宜過于劇烈。 姓。 筆畫數:; 部首:竹; 筆
專業解析
"録第"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現代漢語已極少使用。其含義需結合字形演變和古漢語用法進行解釋:
-
字形與字義基礎
- "録":是"錄"的繁體字/舊字形(現中國大陸規範字形為"錄")。《漢語大詞典》指出"錄"的本義為"記載、抄寫",引申有"采納、任用"等義。其字形演變反映了古代以刀刻簡冊記錄的行為。
- "第":主要有兩個核心含義:一是表示次第、次序(如"第一"、"第二");二是指科舉考試及格的等次(如"及第"、"落第"),也引申指大宅院(如"府第"、"宅第")。
-
"録第"的核心含義
結合"錄"與"第"的義項,"録第"主要有兩層含義:
- 記載名次或等第:指記錄、登記考試、選拔或排列中的名次順序。例如,記錄科舉考試中錄取者的名次。
- 錄用并授予官職或名次:指根據一定的标準(如考試成績、才能)選拔人才并授予相應的職位或名次地位。這層意思更側重于"錄用"與"授予等第"的結合。
-
消亡與替代
"録第"一詞在現代漢語中基本消亡,其表達的意思在現代漢語中通常用更常用的詞語替代:
- "記錄名次"、"登記名次"
- "錄用"、"選拔任用"、"評定等級"
權威來源參考:
-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該詞典是收錄古漢語詞彙最權威、最全面的工具書之一,對"錄"、"第"等字的源流、本義、引申義及古書用例有詳細記載。因"録第"過于生僻,該詞未單列詞條,但其含義可從"錄"與"第"的釋義及古書用例中推知。訪問鍊接:漢語大詞典官網介紹(注:此為詞典官方介紹頁,具體詞條需查閱紙質版或授權數據庫)。
- 《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該字典由著名語言學家王力主編,注重字的本義、引申義系統及古書用例,對理解"錄"、"第"的古義及其組合關系有重要參考價值。訪問鍊接:中華書局《王力古漢語字典》介紹頁(注:此為書籍介紹頁)。
網絡擴展解釋
“録第”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ù dì,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按名次錄用
指根據考核或評選的名次順序進行選拔和任用。
- 出處:《後漢書·蔡邕傳》記載:“臣每受诏于盛化門,差次録第,其未及者,亦複隨輩皆見拜擢。”
- 示例:古代科舉或官員選拔中,常通過“録第”确定錄用順序,體現公平性。
2.編次
指對文字、篇章等進行編排和排序。
- 出處:漢代王褒在《九懷》序中提到:“追而愍之,故作《九懷》,以裨其詞。史官録第,遂列于篇。”
- 示例:史書或文集編纂時,通過“録第”整理内容,确保結構有序。
補充說明
- 該詞屬古漢語用法,現代較少使用,常見于曆史文獻或學術研究。
- 部分資料(如)可能存在拼音标注錯誤(如“běn dì”),應以權威來源的“lù dì”為準。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後漢書》或王褒的《九懷》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霭空白着百志勃馱不知丁董撐傘臣一主二從適寸陰是競東西二府獨孤部搤掔方繖蜚廉蟲墳堆風琴浮虛負陰抱陽貢硯骨朵直詭話紅闆幻相極才京尹救傷給養局定局天促地客邊拉場子淚癢崊嵚梨霜留美駡喝馬圈眊瞶馬如遊龍民謡铙铎撓法皮燈籠潛躍跷腿棄甲曳兵仁彊日月合璧三分國折席使酒死報俗樂太虛陶車特支天下為籠吐發忳厚外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