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按名次錄用。《後漢書·蔡邕傳》:“臣每受詔於 盛化門 ,差次録第,其未及者,亦復隨輩皆見拜擢。”
(2).編次。 漢 王褒 《九懷》序:“追而愍之,故作《九懷》,以裨其詞。史官録第,遂列于篇。”
“録第”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ù dì,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指根據考核或評選的名次順序進行選拔和任用。
指對文字、篇章等進行編排和排序。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後漢書》或王褒的《九懷》原文。
《録第》是日語中的一個詞語,通常音譯為「ろくだい」。它的意思是“記錄”或“記載”,常用于指記錄某種重要信息或事件的行為。
《録第》的部首是「金(きんがね)」和「刀(かたな)」。其中,「金」部表示與金屬有關的事物,而「刀」部表示與刀劍有關的事物。
《録第》的總筆畫數為13劃。
《録第》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説文解字》一書中,原本是描述一種古代的品級制度。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逐漸演變成了表示“記錄”或“記載”的意義。
《録第》的繁體字是「錄第」。在繁體字中,「錄」字的部首變為「金」,而「第」字的結構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録第」的形狀與現代漢字稍有不同。其中,「録」字的形狀類似于一個古代的容器,而「第」字的結構也較為簡單。
1. 我需要一本筆記本來録第這個會議的要點。
2. 這本書録第了一位著名曆史學家的研究成果。
3. 他專門負責録第會議期間的讨論内容。
組詞:記錄、記錄員、記錄本、記錄表。
近義詞:記載、記述、記下。
反義詞:删除、抹除、遺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