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告禮的意思、告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告禮的解釋

(1).指報帝王之喪。 唐 韓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某前年被詔,告禮 幽州 。” 馬其昶 校注:“﹝ 貞元 ﹞二十一年正月, 德宗 崩,以 藩 ( 李藩 )為告哀使,故至 幽州 。”

(2).古代帝王、官吏出行時的祭告之禮。亦特指帝王的告廟禮。《儀禮·聘禮》“釋币於行” 唐 賈公彥 疏:“大夫雖三祀,有行無常祀。因行使,始出有告禮而已。”《宋史·禮志五》:“告禮:古者天子将出,類於上帝,命史告社稷及圻内山川。又天子有事,必告宗廟,歷代因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告禮”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未被收錄為固定詞條,其含義需根據構詞法“告”與“禮”的本義進行推斷,并結合可能的語境或古語殘留用法分析。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的分項解釋:


一、字義分解與基本推斷

  1. “告” (gào) 的核心含義:

    • 告知、報告:向他人陳述事情或信息(如“告訴”、“報告”)。
    • 請求:向他人或神靈提出要求(如“告假”、“禱告”)。
    • 表明、宣告:公開說明某種狀态或決定(如“告成”、“告别”)。
    • 檢舉、起訴:向官方機構舉報或提起訴訟(如“告發”、“控告”)。
    • 來源依據:《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對“告”的釋義。
  2. “禮” (lǐ) 的核心含義:

    • 社會規範和道德準則:社會生活中基于習俗或傳統形成的行為規範(如“禮節”、“禮儀”)。
    • 表示敬意的儀式或行為:為表示尊敬、慶賀或哀悼等而舉行的儀式或贈送的物品(如“典禮”、“禮物”)。
    • 尊敬的态度或言行:以謙恭、尊重的态度待人接物(如“禮貌”、“禮賢下士”)。
    • 來源依據:《辭源》(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對“禮”的釋義。
  3. “告禮”的可能組合含義:

    • 告知禮儀/禮節:指向他人傳達或教授禮儀規範。
    • 舉行某種告知儀式:指為告知某事(如喜訊、喪訊)而舉行的特定禮儀活動。
    • (古語/特定語境) 請求禮節性的對待:可能指在特定場合下請求對方遵循某種禮節或給予禮遇(此用法極罕見)。

二、需注意的關鍵點


三、總結釋義

“告禮”并非現代漢語規範詞彙。根據其構詞成分推斷,它可能指:

  1. 告知或教授禮儀規範的行為。
  2. 為告知特定事項(尤其重大事項如婚喪)而舉行的儀式。
  3. (罕見/古語) 在特定場合請求遵循禮節或給予禮遇。

如需精确理解特定文本中的“告禮”,必須結合其出現的具體上下文語境進行分析。 在一般寫作或交流中,建議使用更明确、通用的詞彙替代。

網絡擴展解釋

“告禮”是一個古代禮儀相關的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報帝王之喪

指帝王去世後,朝廷向全國或特定地區通報喪事的儀式。例如,唐代韓愈在《送幽州李端公序》中提到“告禮幽州”,即指德宗駕崩後,派遣使者到幽州宣告喪事。這一含義在《儀禮》的注釋中也有印證,屬于官方喪儀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出行前的祭告禮儀

  1. 帝王與官吏的出行祭祀
    古代帝王、官員出行前需舉行祭告儀式,祈求平安。例如《儀禮·聘禮》提到,官吏因公出行時會“釋币於行”(向路神獻祭),屬于臨時性的告禮。
  2. 帝王的告廟禮
    特指帝王出行前到宗廟祭祀祖先的禮儀,以示對先祖的尊重并祈求庇佑。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儀禮》《韓愈文集》等古籍,或查閱漢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拜位半間不界秉成敝政不念舊情柴達木盆地插言秤心賜冰大地回春東家東師頓羽黩武窮兵飛魚封駮副旦富室高懿貴友聒帳含齒鼾齁呵手紅黴素毀打眷求局勢流序梅内勞斯定理尨眉皓發妙語如珠明醫墨彩木漸逆河剽姚僻隱情實情知羣體日轉千階三分發殺合省轄市石水世掌絲綸受屈守貞爽秀死敵寺院鐵山碎同考王老望色萬古流芳無強香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