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格訓的意思、格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格訓的解釋

正确而至當的訓示。 南朝 梁武帝 《禁豪家占假公田诏》:“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蓋先聖之格訓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格訓(gé xùn)是漢語中由"格"與"訓"構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分解為:

  1. 格物緻知:源于《禮記·大學》"緻知在格物"的哲學概念,指通過推究事物原理獲取知識
  2. 規範教導:融合了"格"的規範義與"訓"的教誨義,特指系統化的道德規範與知識傳授體系。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強調"訓者,說教也",印證其教育屬性

在當代語用中,該詞多用于學術領域指代傳統文化中的認知範式,如朱熹提出的"即物窮理"方法論。需要注意該詞未被收錄于《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其使用場景多見于哲學、教育學等專業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格訓”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格訓”指正确且恰當的訓示,強調教導内容符合規範或準則。其中:


二、文獻例證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梁武帝《禁豪家占假公田诏》:“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蓋先聖之格訓也。”
此處指古代聖賢的正确訓導,用于強調政策符合傳統規範()。


三、現代用法

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中,例如:


四、相關詞彙

近義詞:訓誡、箴言
反義詞:謬論、妄言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訓示文化,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艾年白行簡飽食煖衣編碼廠衛伧儜蹲蹲蹈火赴湯德庇丁坑定身法東山日頭一大堆多怎伐閲榧子俸絹撫悅鋼鞭宮臣乖滑官糧豪懷和暢合靈橫恩濫賞緩留賤夫見論寄泊浸劑句偈罝罤狼飡虎咽瞭風靈宗路見不平羅紋結角明章男士陪笑破相撲複潛移默化氣不憤栖糧全勞動力殺風景涉目摔手雙身子跳竈王統系唯妙唯肖威權文路文藝作品纖介之失鮮眼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