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閲的意思、伐閲的詳細解釋
伐閲的解釋
1.功績和資曆。《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勳,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閲。”《漢書·車千秋傳》:“ 千秋 無他材能術學,又無伐閲功勞。” 顔師古 注:“伐,積功也。閲,經歷也。”《陳書·傅縡傳》:“朝臣以 華 素無伐閲,競排詆之。” 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名》:“且自古之名家,考伐閲,程爵位。”
2.指記功簿冊。《漢書·朱博傳》:“檄到,齎伐閲詣府。”
詞語分解
- 伐的解釋 伐 á 砍:伐樹。砍伐。 征讨:讨伐。伐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誅筆伐。 自誇:伐善(誇自己的好處)。伐智。不矜不伐。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 閲的解釋 閲 è 見“閱”。 筆畫數:; 部首:門;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伐閲”是漢語古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詳細解釋:
1.功績與資曆
指個人在政治或軍事領域的功業積累和任職經曆。這一釋義源自《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其中将臣子的功績分為五類,明确“伐”代表明确等級功勞,“閲”指通過時間積累的資曆()。例如《漢書·車千秋傳》提到車千秋“無伐閲功勞”,即強調其缺乏顯赫功績和資曆背景。
2.記功簿冊
指記錄官員功績的文書檔案。如《漢書·朱博傳》記載“齎伐閲詣府”,意為攜帶記錄功績的簿冊到官府核驗()。這類簿冊在古代官僚體系中常用于考核官員晉升資格。
補充說明
該詞多見于秦漢典籍,現代漢語已不常用。其結構“伐”側重功績等級,“閲”強調時間積累,合稱體現古代對功勳與資曆的雙重重視()。
網絡擴展解釋二
伐閲(fá yuè)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伐閲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對文字的校對或修訂。它通常用來形容校勘工作,即修訂古籍中的錯訛或缺失之處。
拆分部首和筆畫:
伐閲拆分成兩個部首:人(rén)和門(mén)。它總共有14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伐閲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獻整理工作,包括校勘古籍的文獻學家、史學家等。在繁體字中,伐閲還是以相同的形狀和意義使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伐閲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整體的形狀和意義基本保持不變。伐閲作為對文字修訂的描述,隨着曆史的演變,在不同的時期可能有不同的書寫方式。
例句:
1. 學者們花費了數年時間對這本古籍進行伐閲,最終修複了其中的錯謬。
2. 他以其卓越的伐閲能力,在古代文獻學領域取得了很高的聲譽。
組詞:
與伐閲相關的詞彙有:伐(fá,砍伐)、閲讀(yuè dú,閱讀)、勘閲(kān yuè,校勘)等。
近義詞:
與伐閲相近義的詞彙有:修訂、校勘、整理等。
反義詞:
與伐閲相反義的詞彙可以是:錯訛、缺失等。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