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正。《續資治通鑒·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帝嘗以《喜雪詩》賜近臣,而誤用旁韻, 王旦 欲白帝, 欽若 曰:‘天子詩,豈當以禮部格校之!’”
“格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
“格校”由“格”和“校”兩字組成:
在《續資治通鑒·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中,“格校”被用于描述對詩作的校正。例如,宋真宗曾将《喜雪詩》賜予近臣,但詩中誤用旁韻。大臣王旦欲指出錯誤,而欽若認為:“天子之詩,豈當以禮部格校之!”此處“格校”特指按照禮部的标準進行文字規範審查。
需注意,“格校”并非現代常用詞彙,更多出現在特定文獻或成語解析中。若需進一步了解其近義詞或反義詞,可參考權威詞典。
【格校】的意思:
「格校」是指校對修正文稿、标點符號,使其符合規範和格式的工作。
【格校】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格校」的拆分部首為「木」和「手」,拆分後的筆畫為7畫。
【格校】的來源:
「格校」是将「格式」和「校對」兩個詞組合而成的新詞,用以表示調整文稿的格式并做校對。
【格校】的繁體寫法:
在繁體字中,「格校」仍然是以簡體字的形式書寫,無特定的繁體寫法。
【格校】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體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格校」這個詞是現代漢字的創新,沒有古代漢字寫法。
【格校】的例句:
1. 我們需要一個專業的編輯來進行格校工作。
2. 這篇文章待格校之後,就能正式發布了。
【格校】的組詞:
格校沒有常見的組詞,因為它通常是作為一個整體詞使用。
【格校】的近義詞:
校對、校勘
【格校】的反義詞:
格式混亂、未校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