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四铢的意思、四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四铢的解釋

見“ 四銖錢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四铢是古代中國貨币與重量單位結合的複合詞,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重量單位 “铢”為秦漢時期最小重量單位,《漢書·律曆志》記載“二十四铢為兩”。四铢即1/6兩,約合現代2.5-3克。這一計量标準被應用于漢代銅錢鑄造,如《史記·平準書》所述“令縣官銷半兩錢,更鑄三铢錢,文如其重”,後調整為四铢制。

二、貨币名稱

  1. 漢四铢錢: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始鑄“四铢半兩”,錢文仍镌“半兩”,實際重四铢,開創足重錢體系(參考《中國錢币大辭典·秦漢編》)。
  2. 南朝四铢:劉宋文帝元嘉七年(430年)鑄“四铢”年號錢,後期出現含銅量不足的“鵝眼四铢”,《宋書·顔竣傳》載“一千錢長不盈三寸”即指此劣币。

該詞核心語義聚焦于古代經濟制度中的度量與貨币雙重屬性,反映了秦漢至南北朝時期币制改革的階段性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四铢”是中國古代貨币單位及錢币名稱,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四铢是“四铢錢”的簡稱,指實際重量為四铢的銅币。其币面文字常标注“半兩”,但實際重量較秦代“半兩錢”減輕,體現了古代貨币制度的演變。

2.曆史背景

3.重量與換算

4.演變與影響

四铢錢的鑄造标志着貨币從“名義重量”向“實際重量”過渡,但因允許民間私鑄,後期出現減重、摻假等問題,成為經濟動蕩的誘因之一。


提示:若需更詳細的曆史背景或錢币圖例,可參考高權威性來源如《史記·平準書》《宋書·文帝紀》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精犇馳表襮薄利菜肚草本倡始巢許充盈創匠刺促德隅點球雕搜滴礫繁稱博引甘棠遺愛各界歸獸和唝黑地昏天合軍洪池畫虎成狗環泣活用檢場嬌獰佳偶近前雞斯寄足磕撲撲曠霁連播莅國臨化臨刑麟虞立少觀多力政麥蕈密密實實沐蘭南唐鳑鮍偏裼剖泮晴牕請将不如激将妻孥稔禍镕範市斤算總賬貪滑缇盎外錢仙閣相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