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玉的石塊。 明 何景明 《贈梁宗烈》詩之一:“豐林多異幹,石璞皆良璆。” 清 張岱 《陶庵夢憶·仲叔古董》:“庚戌,得石璞三十斤,取日下水滌之,石罅中光射如鸚哥、祖母,知是水碧。”
“石璞”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石璞”原指未經雕琢的玉石,即含玉的石塊,字面意義為未加工的寶石。其引申義常用于比喻人或事物尚未展現的潛力或未被發掘的才能。例如,形容某人具備天賦但未被開發,可稱其為“石璞”。
需注意,“璞”單獨使用時也有“天然質樸”的抽象含義(如“返璞歸真”),但“石璞”更偏向具象的玉石或具體比喻。
石璞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指未經雕琢、打磨的原生态寶石,也可以指初具形态但未經修飾的藝術品。在這個詞中,石代表石頭、寶石,璞表示原始、未加工的狀态。
石璞的部首是石(石字旁),璞的部首是玉(玉字旁)。石的筆畫數為5,璞的筆畫數為11。
石璞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一書中。《左傳》是一部記載春秋時期曆史的史書,其中提到了石璞這個詞,用來形容一個人未經加工、原始而純粹的狀态。
石璞的繁體字為「石譜」。在繁體字中,「璞」的形狀更加複雜,帶有許多曲線和華麗的裝飾,突出了璞字所代表的原始、未加工的意義。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石璞兩個字的形狀與現代略有不同。石字在古代的寫法中,石頭下方有三點兒,代表石頭的堅硬;璞字的寫法中,璞字旁有一點兒、玉字旁有兩點兒,形象地表達了未經雕琢的狀态。
1. 這塊石璞是我從國外旅遊中帶回來的,我打算找個藝術家為它雕刻一個精美的造型。
2. 他的繪畫作品還處于石璞階段,但已經展現了極高的潛力。
石璞瑰寶、石璞之美、石璞之材。
璞玉、原石。
璀璨、雕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