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葉喬木,葉子卵形,開紅花,産于 印度尼西亞 、 越南 等地。樹脂幹燥後呈紅棕色半透明狀,可制成香料。以其樹脂為主要原料加工做成的香,也稱安息香。《晉書·藝術傳·佛圖澄》:“﹝ 佛圖澄 ﹞迺與弟子 法首 等數人至故泉源上,坐繩牀,燒安息香,呪願數百言。”《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 秦重 ﹞回到家中,把衣服洗漿得乾乾浄浄,買幾根安息香薰了又薰。”《紅樓夢》第九七回:“知 寶玉 舊病復發,也不講明,隻得滿屋裡點起安息香來,定住他的神魂,扶他睡下。”
安息香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涵蓋植物、樹脂、香料及中藥等多個領域,具體解釋如下:
植物與樹脂
安息香指安息香樹的天然樹脂。這種落葉喬木原産于中亞古安息國(今伊朗高原)、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地,樹皮受損傷後會分泌紅棕色半透明樹脂,幹燥後制成香料或藥材。
名稱由來
名稱源于波斯語“mukul”和阿拉伯語“aflatoon”,漢譯“安息”與産地古安息國相關。唐宋時期沿用此名,并記載于《酉陽雜俎》《新修本草》等古籍。
物理與化學性質
藥用價值
文化與宗教意義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酉陽雜俎》《新修本草》等古籍或現代藥學文獻。
安息香,指的是一種樹脂,常用于制作香料和藥物,具有獨特的香味和療效。
拆分部首:木、口、香
筆畫:10畫
安息香最早源自印度尼西亞和東南亞地區,現在主要産于也門和索馬裡等地,具有悠久的曆史和文化背景。
安息香的繁體字為「安息香」,讀音無變化。
在古代,安息香的漢字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的含義沒有改變。如《康熙字典》中将安息香寫作「安息香」,讀音和現代一樣。
1. 這塊安息香散發出的香味很怡人。
2. 具有鎮靜作用的安息香常用于治療焦慮和失眠。
1. 香料
2. 香水
3. 香煙
沒藥、龍血
異味、臭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