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蒼兕的意思、蒼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蒼兕的解釋

(1).傳說中的水獸名。 唐 杜甫 《複陰》詩:“江濤簸岸黃沙走,雲雪埋山蒼兕吼。” 清 吳偉業 《悲歌贈吳季子》:“前憂猛虎後蒼兕,土穴偷生若螻蟻。”

(2).古代掌管舟楫的官。蒼兕,善奔突,能覆舟,故以此名官為警。《史記·齊太公世家》:“ 師尚父 左杖黃鉞,右把白旄以誓,曰:‘蒼兕蒼兕,總爾衆庶,與爾舟楫,後至者斬。’遂至 盟津 。” 司馬貞 索隱引 馬融 曰:“蒼兕,主舟楫官名。” 晉 郭璞 《<山海經>序》:“鈞天之庭,豈伶人之所躡;無航之津,豈蒼兕之所涉。” 清 臧琳 《經義雜記·蒼兕主舟楫官》:“蓋蒼兕本水獸,善覆舟,故以此名官,欲使居是官者盡其職,常以蒼兕為警也。”

(3).借指水軍。《梁書·武帝紀下》:“ 高祖 英武睿哲,義起 樊 鄧 ,仗旗建號,濡足救焚,總蒼兕之師,翼龍豹之陣。” 南朝 梁簡文帝 《南郊頌》序:“塵清世晏,蒼兕無用其武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蒼兕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一種傳說中的大型動物,常被解釋為青色的犀牛或水牛。根據權威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該詞由“蒼”和“兕”兩部分組成:“蒼”指青灰色或蒼白色,象征顔色;“兕”則指獨角獸或犀牛類動物,源自古代神話和文獻。蒼兕在古籍中多出現于狩獵或祥瑞場景,例如《詩經·小雅·吉日》記載“既張我弓,既挾我矢,發彼小豝,殪此大兕”,這裡的“大兕”即指蒼兕,強調其威猛特性。在文化内涵上,蒼兕常被視為勇猛、力量的象征,并見于《山海經》等典籍,描述其為青色獨角獸,具有神話色彩。

來源:參考《漢語大詞典》和《辭海》。

網絡擴展解釋

“蒼兕”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其釋義可從以下兩個主要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神話中的水獸

    • 蒼兕被描述為一種兇猛的水獸,具有覆舟的能力。據《論衡·是應》記載,其形象為“一身九頭”,常出沒于水中,古人因其破壞力而畏懼。呂尚(姜子牙)在伐纣時,曾以“蒼兕”為號令,催促軍隊渡河。
  2. 古代官職名稱

    • 周朝時借用“蒼兕”之名設立官職,掌管舟楫和水軍,旨在警示官員防範水患與戰船傾覆。後亦代指水軍。

二、文學與曆史中的運用

  1. 神話象征

    • 杜甫《複陰》詩雲:“雲雪埋山蒼兕吼”,以蒼兕的吼聲渲染自然環境的險峻。
    • 駱賓王《邊城落日》中“壯志淩蒼兕”,借呂尚典故表達報國決心。
  2. 軍事隱喻

    • 呂尚在孟津以“蒼兕”誓師,強化了該詞與軍事號令的關聯性,後世多用于表現滅敵的果敢。

三、總結

“蒼兕”兼具神話生物與職官制度的雙重文化内涵,在古典詩文中常被用作自然威力的象征或矢志報國的隱喻。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論衡》《全唐詩》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北落布憲慘無人道钗梁鳳讒計朝漢台成益赤旂出産出命辭論湊密大吝到眼凍傷法時複雜共具瓜皮搭李皮锢習含污忍垢紅毛刀紅心交志介于酒壇九雲鑼苛禮虧奪悃悰六言六一泥立象茅堂迷蹤拳劘蕩墨鬥魚默藁拟古辟寒金貧嫠氣管炎毬路區隊衢謠三本三癸亭三轉身灑灑潇潇邵伯訟棠世代書香十吏劄室宿首當其沖探赜兦命微磬聞婦小妯娌西窗翦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