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兕的意思、蒼兕的詳細解釋
蒼兕的解釋
(1).傳說中的水獸名。 唐 杜甫 《複陰》詩:“江濤簸岸黃沙走,雲雪埋山蒼兕吼。” 清 吳偉業 《悲歌贈吳季子》:“前憂猛虎後蒼兕,土穴偷生若螻蟻。”
(2).古代掌管舟楫的官。蒼兕,善奔突,能覆舟,故以此名官為警。《史記·齊太公世家》:“ 師尚父 左杖黃鉞,右把白旄以誓,曰:‘蒼兕蒼兕,總爾衆庶,與爾舟楫,後至者斬。’遂至 盟津 。” 司馬貞 索隱引 馬融 曰:“蒼兕,主舟楫官名。” 晉 郭璞 《<山海經>序》:“鈞天之庭,豈伶人之所躡;無航之津,豈蒼兕之所涉。” 清 臧琳 《經義雜記·蒼兕主舟楫官》:“蓋蒼兕本水獸,善覆舟,故以此名官,欲使居是官者盡其職,常以蒼兕為警也。”
(3).借指水軍。《梁書·武帝紀下》:“ 高祖 英武睿哲,義起 樊 鄧 ,仗旗建號,濡足救焚,總蒼兕之師,翼龍豹之陣。” 南朝 梁簡文帝 《南郊頌》序:“塵清世晏,蒼兕無用其武功。”
詞語分解
- 蒼的解釋 蒼 (蒼) ā 深青色,深綠色:蒼翠。蒼松。蒼天。蒼穹(蒼天)。蒼龍。 灰白色:蒼白。蒼蒼(a.灰白;b.蒼茫)。蒼老。蒼勁(蒼老挺拔,多指樹木形态或書畫筆力)。 姓。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
- 兕的解釋 兕 ì 〔兕觥〕古代一種酒器。 古書上所說的雌犀牛。 筆畫數:; 部首:兒;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蒼兕”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其釋義可從以下兩個主要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
神話中的水獸
- 蒼兕被描述為一種兇猛的水獸,具有覆舟的能力。據《論衡·是應》記載,其形象為“一身九頭”,常出沒于水中,古人因其破壞力而畏懼。呂尚(姜子牙)在伐纣時,曾以“蒼兕”為號令,催促軍隊渡河。
-
古代官職名稱
- 周朝時借用“蒼兕”之名設立官職,掌管舟楫和水軍,旨在警示官員防範水患與戰船傾覆。後亦代指水軍。
二、文學與曆史中的運用
-
神話象征
- 杜甫《複陰》詩雲:“雲雪埋山蒼兕吼”,以蒼兕的吼聲渲染自然環境的險峻。
- 駱賓王《邊城落日》中“壯志淩蒼兕”,借呂尚典故表達報國決心。
-
軍事隱喻
- 呂尚在孟津以“蒼兕”誓師,強化了該詞與軍事號令的關聯性,後世多用于表現滅敵的果敢。
三、總結
“蒼兕”兼具神話生物與職官制度的雙重文化内涵,在古典詩文中常被用作自然威力的象征或矢志報國的隱喻。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論衡》《全唐詩》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蒼兕》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一種傳說中的神獸,常被描述為一種有着蒼白毛色的獸類。拆分部首是蒼和兕,其筆畫分别為8畫和6畫。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神話傳說,被認為是一種能帶來好運和福氣的神獸。在繁體字中,蒼兕的寫法為蒼駟。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蒼兕”的形狀稍有不同,但整體上仍能辨認出它的基本結構。在古代的例句中,常見的描述“蒼兕”作為一種神獸的形象出現,被描繪為焦黃色的體毛,一隻角探出,蹄子張開,霸氣十足。
組詞中,可以使用“蒼兕”作為形容詞來形容某些強大且威武的事物,例如“蒼兕之力”或“蒼兕般的威嚴”。而從意義上接近的近義詞有“神獸”、“威猛”,意義相反的反義詞可以是“孱弱”或“弱小”。
總結起來,“蒼兕”這個詞語來源于古代神話傳說,形容一種神秘的神獸,常被描述為強大和威武的形象。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蒼(8畫)和兕(6畫)。在繁體字中寫為蒼駟。在組詞和意義上,可以使用它來形容力量強大的事物,也可以與“神獸”、“威猛”等近義詞進行搭配。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