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麻疹的意思、麻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麻疹的解釋

[measles] 傳染病,患者多為兒童,發病時有高燒,全身起紅色丘疹

詳細解釋

即痲疹。俗稱“痧子”、“疹子”。由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小兒最易感染。發病時先發高燒,上呼吸道和結膜發炎,然後全身起紅色的丘疹,能并發肺炎、中耳炎、百日咳、腮腺炎等疾病。可接種疫苗預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麻疹的詳細釋義

一、基本定義

麻疹(má zhěn)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高度傳染性,常見于兒童。臨床特征包括發熱、咳嗽、流涕、結膜炎及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一種急性傳染病,病原體是麻疹病毒,兒童最易感染,症狀是先發高燒,咳嗽,流淚,兩三天後全身起紅色丘疹”。

二、症狀特征

  1. 前驅期症狀:持續3-5天的高熱(可達40℃)、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及口腔黏膜斑(柯氏斑),此為早期診斷标志。
  2. 出疹期:發熱後3-4天出現紅色斑丘疹,從耳後、發際開始,逐漸蔓延至面部、軀幹和四肢,皮疹消退後可能留有褐色色素沉着。

三、傳染途徑與易感人群

病毒通過飛沫傳播,潛伏期約10-14天。未接種疫苗的兒童及免疫缺陷者為高危人群。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麻疹是疫苗可預防疾病中最具傳染性的病原體之一。

四、醫學名稱與曆史

中醫稱麻疹為“痧子”“糠瘡”,古籍《醫宗金鑒》記載其“初起類傷寒,疹出如麻粒”。現代醫學命名“measles”源于拉丁文“misellus”(意為小斑點),中文譯名突出“疹如麻粒”的特征。

五、預防措施

接種麻疹疫苗(如麻腮風三聯疫苗)是核心防控手段。中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兩劑次接種保護率超97%。

權威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 麻疹診療指南.
  3. 世界衛生組織. 麻疹實況報道.
  4.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麻疹防控技術指南.

(注:因平台限制未添加外部鍊接,來源名稱可于對應機構官網檢索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高度傳染性,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冬春季高發,易感人群主要為兒童。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信息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病原體

麻疹由麻疹病毒(副粘病毒科)引發,屬于乙類法定傳染病。其特點是發熱、呼吸道炎症、結膜炎及典型皮疹,嚴重時可引發緻命并發症。

二、傳播途徑

  1. 飛沫傳播:感染者咳嗽、打噴嚏時,病毒通過飛沫進入空氣,被他人吸入感染。
  2. 接觸傳播:接觸被污染的物體(如門把手、餐具)後未洗手,觸摸口、鼻或眼結膜導緻感染。
  3. 氣溶膠傳播:在密閉空間内可能通過氣溶膠傳播。

三、典型症狀

  1. 前驅期(2-4天):高熱(39-40℃)、咳嗽、流涕、結膜充血、流淚畏光,口腔出現柯氏斑(頰黏膜白色斑點)。
  2. 出疹期:發熱3-5天後出現玫瑰色丘疹,從耳後、發際蔓延至全身,手掌足底亦可能受累。
  3. 恢複期:皮疹按出疹順序消退,遺留色素沉着和糠皮樣脫屑,約2-3周消失。

四、臨床分型與并發症

  1. 非典型麻疹:
    • 輕型:接種過疫苗者或嬰兒症狀較輕,表現為低熱、稀疏皮疹。
    • 重型: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出現中毒性症狀(高熱、昏迷、發绀),皮疹融合成片,死亡率高。
  2. 常見并發症:肺炎(最常見)、喉炎、中耳炎、腦炎等,是嬰幼兒死亡主因。

五、預防與控制

  1. 疫苗接種:接種麻疹疫苗是最有效手段,兩劑接種後保護率達99%。
  2. 隔離措施:患者需隔離至出疹後5天,接觸者應醫學觀察21天。
  3. 個人防護: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觸疑似患者。

提示:以上信息綜合自中國疾控中心、醫藥信息平台等權威來源。若需更完整内容,可參考、3、7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冰稼抄查掣獲遲遲吾行傳序穿紮皠皠當下遞歸,遞推蕃兵貫雲石關掌過人骨肉回門火酒嘉勞餞客繳繞掎掣寖興極音轗轲臘縛列姑射戾戾零湯團柳弱花嬌龍忌鸾翺鳳翥爐鼎妙異曩日拗執砲鳳烹龍陪輿牽置七步成章茕困楸枰睿敏埽除手勅順流堂庑韬弦天津學生會聯合報條石蹄筋停寝同喜投釣土工突秃外集紋木窩穣銜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