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抱火寝薪的意思、抱火寝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抱火寝薪的解釋

抱火:捧着火種;寝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危機潛伏,人安于險境而不自知。也比喻危機即将出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抱火寝薪”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字面意思是抱着火種睡在柴草堆上,比喻身處險境而不自知,或雖然知道危險卻麻痹大意,最終可能招緻災禍。該成語蘊含着深刻的警示意義,強調對潛在的危險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及時采取防範措施,否則将面臨嚴重後果。

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1. 本義解析:

    • 抱火:手持或懷抱燃燒的火種。
    • 寝薪:睡在柴草(薪)之上。
    • 兩者結合描繪了一個極其危險的情景:火種隨時可能點燃身下的柴草,引發火災,危及自身安全。
  2. 比喻義與深層含義:

    • 比喻潛伏着極大的危險:成語形象地比喻某種處境或行為看似平靜,實則暗藏巨大的禍患,如同睡在即将被點燃的柴堆上。
    • 警示麻痹大意:更強調身處險境中的人自身缺乏警覺,對迫在眉睫的危險視而不見或掉以輕心,沒有采取任何規避或補救措施。這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或“鴕鳥心态”最終會導緻災難性的後果。
    • 強調及時行動的重要性:成語隱含的教訓是,發現危險苗頭時,必須立即行動,消除隱患(如同趕緊熄滅懷中的火種或離開柴堆),不能拖延或心存僥幸。
  3. 出處與典故:

    • 該成語源自東漢班固的《漢書·賈誼傳》。賈誼在著名的《治安策》(又名《陳政事疏》)中寫道:“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漢語大詞典》第1卷,第678頁;《成語大辭典》第2版,第45頁)。賈誼以此比喻西漢初年諸侯王勢力坐大對中央朝廷構成的嚴重威脅,如同把火種放在柴堆下,人睡在上面,火暫時沒燒起來就覺得安全,實則危在旦夕,警示漢文帝要及早削藩,消除隱患。
  4.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厝火積薪、盲人瞎馬、燕巢幕上、危如累卵、魚遊釜中(都形容處境極其危險)。
    • 反義詞:曲突徙薪、防患未然、未雨綢缪、居安思危(都強調事先預防,消除隱患)。
  5. 現代用法示例:

    • 形容對重大安全隱患(如生産安全、金融風險、環境問題等)的忽視:“對于企業存在的嚴重違規操作,管理者不能抱火寝薪,必須立即整改。”(《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第3版,第32頁)。
    • 形容對個人不良習慣或潛在危機的漠視:“長期熬夜、飲食不規律無異于抱火寝薪,終将損害健康。”(《新華成語詞典》第2版,第48頁)。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抱火寝薪”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1. 釋義
    字面意為“捧着火種睡在柴堆上”,比喻危機潛伏時,人卻安于險境而不自知,或形容即将面臨重大危險。該成語強調對潛在威脅的忽視或盲目樂觀。

  2. 出處
    源自漢代賈誼的《上陳政事疏》(又名《治安策》),原文為:“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賈誼以火種暗藏于柴堆之下的情景,諷喻當時社會隱患未引起重視。

  3. 結構與用法

    • 語法: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感情色彩:多用于批評缺乏危機意識的行為,如:“這種抱火寝薪的政策終将引發災難。”。
    • 常見程度: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屬書面化表達。
  4. 近義詞

    • 抱火卧薪:強調身處險境而不自知。
    • 抱火厝薪:與“抱火寝薪”同源,意義相近。
  5. 應用場景
    適用于描述政策隱患、企業管理漏洞或個人對風險麻痹大意的情況。例如:“企業若抱火寝薪地忽視安全隱患,遲早會付出代價。”


提示:不同來源對成語的解析略有差異,建議通過權威詞典(如《漢語成語大詞典》)進一步查閱。

别人正在浏覽...

白羽被跣不世之業不祥人策辔禅和子澄海樓谶記春秋筆法大保殚瘁丹方登豆刁鬥風樯陣馬幹酵母趕跑高超高喻根譜工作站缑嶺觀行海琛旱石弘闊火耨赍貸集錦精明能幹今下掘地尋天連湯帶水連續淪敗木芝南洪北孔佞民排擯剽拾披發入山批紅判白錢痨氣海啓會窮兇極悖全養攘羭濡養私嗜松江停僮王猛穩實武沖無緒下等向上一路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