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淞江 的古稱。 唐 陸廣微 《吳地記》:“ 松江 ,一名 松陵 ,又名 笠澤 。”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松江》:“ 唐 人詩文稱 松江 者,即今 吳江縣 地,非今 松江府 也。 松江 首受 太湖 ,經 吳江 、 崑山 、 嘉定 、 青浦 ,至 上海縣 合 黃浦 入海,亦名 吳松江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一·三江》:“三江皆 太湖 之委流也。一曰 松江 ,一曰 婁江 ,一曰 東江 。”
“松江”一詞具有地理、曆史、文化等多重含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河流古稱
松江是吳淞江的古稱,發源于太湖,流經今江蘇吳江、昆山及上海青浦、松江等地,最終彙入黃浦江并通向東海。唐代文獻《吳地記》稱其為“松陵”“笠澤”,明清時期仍沿用此名。
現代水系關聯
松江與婁江(今浏河)、東江(已湮沒)并稱“太湖三江”,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洩洪通道,對江南水網的形成具有關鍵作用。
古代行政建制
現代行政區
曆史省份(已撤銷)
松江省曾于1945-1954年間存在,省會在牡丹江,後并入黑龍江、吉林兩省。
詩詞意象
宋代王安石在《松江》一詩中描繪其“宛宛虹霓堕半空,銀河直與此相通”,賦予其浪漫色彩。
曆史遺迹
松江倉城保存大量明清古建築,如杜氏雕花樓、松江布展示館,體現江南水鄉風貌。
名稱寓意
“松”象征堅毅高尚,“江”代表生生不息,組合寓意頑強與智慧。
如需進一步了解松江曆史或景點,可查閱地方志或訪問相關文化網站。
松江,是指中國上海市松江區,也是上海的十六個區之一。松江還是一個曆史文化名城,以其古老的松江城聞名于世。
松江的字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左邊為木字旁,右邊為水字旁。松江的總筆畫數為十一畫。
松江一詞來自于古代地名。根據《史記·吳書》記載,古時候松江曾是吳國的一部分,因此得名為松江。
松江的繁體字為「松江」,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寫松江時,筆畫的順序和結構可能會有細微不同,但整體上仍然保持了「松」和「江」兩個字的特征。
1. 我曾在松江區生活過,那裡有美麗的風景和豐富的曆史文化。
2. 松江城是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地方,吸引着許多遊客的光臨。
雙松,松樹,江水,江湖
上海、松江市
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名字,比如北京、紐約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