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沒有頭緒;沒有線索。 唐 李白 《贈劉都使》詩:“所求竟無緒,裘馬欲摧藏。” 清 錢澄之 《梅花詩》:“春信眇無緒,荒煙空滿林。”
(2).沒有情緒。 宋 柳永 《雨霖鈴》詞:“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明 薛蕙 《送周子賢按貴州》詩:“送遠多無緒,憂時且不堪。” 清 納蘭性德 《浣溪沙》詞:“一半殘陽下小樓,朱簾斜控軟金鈎。倚闌無緒不能愁。”
(3).詈詞。猶無道,無理。《醒世姻緣傳》第三回:“ 晁大舍 這個渾帳無緒官人,不説你家裡有一塊大大的磁石,那針自然吸引得攏來;卻説:‘ 楊古月 真真合咱相厚,不憚奔馳,必定要來自己親看。’”
“無緒”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結合權威資料解釋如下:
指沒有頭緒或線索,形容事情雜亂無序、難以理清或無從下手。例如:
表示心情低落、缺乏興緻,常見于古典詩詞:
在部分方言或古白話中,可作為詈詞(罵人的話),暗含“無理、荒唐”之意。例如《醒世姻緣傳》中“渾帳無緒官人”,帶有貶損色彩。
《無緒》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無”是表示沒有的意思,“緒”指的是思緒、情緒、線索等。因此,整個詞的意思是指沒有思緒、情緒或線索。
根據《康熙字典》的筆畫順序,拆分《無緒》的部首為“無”的部首為“一”,“緒”的部首為“纟”。
《無緒》的筆畫數為10畫,“無”的筆畫數為4畫,“緒”的筆畫數為6畫。
《無緒》是一個漢語詞彙,起源于古代漢字的演變發展過程。它是在古代的文字系統中所産生的,用來表達思緒的缺乏和情緒上的空虛。
繁體字中,《無緒》可寫作「無緒」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沒有統一的标準,因此《無緒》的寫法也會有一定的變化。比如在甲骨文中,可以用一隻手「無」和線索「絮」之間的象形合并寫出來。又比如在金文中,「無」可以寫作帶有彎曲線條的形狀,而「緒」則有更加繁複的結構。
1. 他陷入了一片無緒的狀态。
2. 她的腦海中一片無緒,無法思考。
3. 這個問題使他完全陷入了無緒的境地。
1. 無聊:沒有事情做或者缺乏興趣的狀态。
2. 無意:沒有出于故意或目的的狀态。
3. 無名:沒有名字或身份的狀态。
4. 無時:沒有特定的時刻或時間的狀态。
1. 莫名:沒有明确原因或解釋的。
2. 空白:沒有填充内容或信息的。
3. 迷茫:對于方向、目标等沒有明确定義或把握的。
1. 有緒:有思緒、情緒或線索。
2. 有意:有出于故意或目的的。
3. 有聊:有事情做或者有興趣的。
【别人正在浏覽】